ESSD是前菜,然后是最新的對象存儲OSS產品——極速型OSS。

極速型OSS擁有海量數(shù)據存儲與分析,異地容災能力,每個對象都會存儲三個完整副本,面向金融、游戲等對性能有極端要求的行業(yè),因此它的原始性能是爆點,單個用戶的QPS(每秒請求、查詢次數(shù))最大可達1000萬,非活躍數(shù)據的小文件隨機讀取時延比現(xiàn)有OSS降低了90%。

客戶端是采用HTTPS加密方式連接訪問OSS,阿里云還提供加密的云存儲來保護靜態(tài)數(shù)據。此外還實施了防御性深度優(yōu)先策略,以防御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和未經授權的日志訪問。

極速型OSS還可以與其他阿里云服務如內容交付網絡(CDN)和彈性計算服務(ECS)實現(xiàn)無縫集成。通過使用RESTful API,SDK和客戶端工具,也可以將Web應用程序(包括移動Web應用程序)鏈接到服務,并提供訪問和監(jiān)視對象存儲的專用控制臺。

阿里云的OSS還有加分項,通過特有的生命周期功能,在極速型、標準型、低頻型、歸檔型產品系列中自動切換,貫穿用戶整個數(shù)據生命周期,支持設置策略自動清除老化數(shù)據,或將數(shù)據傳輸?shù)匠杀据^低的存儲層。

阿里云還推出了并行文件系統(tǒng)——CPFS,提供1億IOPS和1TB/s吞吐能力,大幅提升了基因測序、科學計算等高性能計算的工作效率。

阿里云還提供了高性能線下專有存儲解決方案——NAS系列,可滿足TB級帶寬、大吞吐量需求,建立可線性擴展的云上超算中心。NAS Plus智能緩存型,支持云上視頻采編系統(tǒng),實現(xiàn)TCO降低60%。NAS Plus極速IO型海量小文件訪問性能提高了20倍。

執(zhí)行存儲與人工智能的相互促進法則

人工智能以阿爾法狗的人機圍棋大戰(zhàn)為契機人氣急速拔升,但總是以被動加持的姿態(tài)介入傳統(tǒng)市場,存儲市場亦然。

而阿里云的想法是存儲與人工智能,一方面是AI智能運維服務于存儲,利用人工智能服務存儲,在存儲環(huán)境中預判硬盤的健康狀況并作出反饋建議。第二方面則是存儲服務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需要對存儲吞吐量要求極高的場景,為其訓練提供所需的大量模型數(shù)據和計算資源,通過存儲系統(tǒng)的不斷演進來賦能AI公司。

而第三方面,就是在兩者中間集合阿里巴巴集團和阿里云的力量將存儲和AI結合實現(xiàn)一個集成的終端產品交付給客戶。例如近期阿里云推出的智能城市管理等。未來阿里云將在這三方面同時發(fā)力。

阿里云與其它存儲廠商的差異化

存儲服務與功能的差異化受用戶驅動,體現(xiàn)在將客戶的需求轉化為自身獨特的產品特性再釋放給客戶。例如對上傳的數(shù)據(圖片或視頻等)進行即存即處理,將格式不規(guī)則的圖片進行翻轉等操作來統(tǒng)一格式。

技術與產品的演進路線不同。阿里云是將一個大的集群資源切分成不同用戶需要的資源,提供按需使用付費方式,與線下存儲廠商相比,在技術演進方面更為垂直化。存儲產品可能從上到下整個棧都做,并且是集阿里巴巴的力量來服務于用戶。

云存儲與線下存儲相比能及時響應產品迭代。相比其他廠商迭代速度以年計、阿里云以月計迭代更新。

實際上,在國內云服務市場,成功更多取決于大規(guī)模的運營經驗而非技術。阿里云在國內大規(guī)模運營經驗上占優(yōu),本可以有恃無恐,可還是在積極走產品開發(fā)向,希望尋求更強大的場景,展現(xiàn)并突破自身存儲能力。

分享到

崔歡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