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豐蕾 方堃 發(fā)表于:13年10月11日 10:37 [轉載] 搜狐IT
昨日,阿里巴巴集團CEO陸兆禧今日在一次媒體溝通會上對媒體表示,阿里巴巴將不選擇在香港上市。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動作被很多媒體解讀為,阿里巴巴終于放棄在香港上市,而上市可能性最大的地點是美國,其次是國內。
不過,在詢問多方意見,我們得出的結論卻是:在香港上市依然存在可能性,這也是阿里巴巴最希望看到的結果,而此次阿里巴巴高調的宣布放棄香港,則是一種撒嬌式的戰(zhàn)略博弈;除香港外,美國上市是目前幾率更高的上市選擇,但有一定的風險;在國內上市不可能。
一,首先,來看看香港,各方投資界的分析認為,香港仍是馬云心心念念的上市首選地,而目前仍有機會。
1,需要澄清的一點是,阿里巴巴不是“不選擇”在香港上市,并沒有選擇的主動權,而是港交所拒絕合伙人制度的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不贅言,大家查查過往新聞即可。
2,多位香港投行分析人士認為,這仍是阿里巴巴通過媒體放話的形式,來向港交所進行“撒嬌式”施壓,這與之前多回合的喊話施壓類似。
3,投資界人士稱,阿里巴巴管理層依然在與香港方面保持密切的溝通,并不如外界看起來那樣“放棄”香港上市。
4,一位接近阿里巴巴高層的人士稱,阿里巴巴依然將香港作為上市首選地,無疑,從市場估值、監(jiān)管寬松以及人民幣介入方便度等多方面考慮,香港都是最佳上市地。
5,有投資分析人士稱,此度陸兆禧的表態(tài)實際上是微妙的,在“程序上安了個后門”,即,這次是CEO陸兆禧說“不選擇”在香港上市,而假設與香港方面達成上市協議,那可以由級別更高的董事會主席馬云出來推翻CEO的前論,合情合理,順理成章。
二,其次,再來看看國內上市,這基本是不可能的。
一位熟悉國內資本市場的投行人士稱,雖然A股市場的融資能力能夠滿足阿里巴巴的需要,但從公司結構體系上而言,阿里巴巴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阿里巴巴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的最大障礙就是VIE結構。
該人士表示:“阿里巴巴集團是注冊在開曼集團的外資公司,開曼法律認可“協議控股”下對國內會計報表的合并,但國內法律卻并不認可這一方式。我也不認為中國會因為阿里巴巴的上市而更改這一法律。”
所謂VIE結構是指,海外注冊公司通過與國內運營實體簽署一系列協議成為國內實體公司的收益人和資產控制者。該人士稱,中國證監(jiān)會對A股市場的要求是上市公司必須是設立在境內的股份制公司,這也就意味著阿里巴巴自創(chuàng)立以來所采用的VIE結構與證監(jiān)會的現行法規(guī)完全沖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阿里巴巴想要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必須改變、清除目前采用的VIE架構,將控股權轉回中國境內。
阿里巴巴即便有決心改變現有的VIE機構,也并不容易,由于雅虎與軟銀是阿里巴巴兩大海外投資人,阿里巴巴現有管理層如何與這兩大股東協商改變股權結構也不是短期內能有結果的事情。
阿里巴巴如果要A股市場上市,必須做的幾步分別是:清理VIE機構-股份改制、重組-申請A股市場上市。但是股份改制就涉及到現有董事席位發(fā)生變化,而中國證監(jiān)會頒布的《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管理辦法》中明確規(guī)定,發(fā)行人最近3年內主營業(yè)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沒有發(fā)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fā)生變更。如果阿里巴巴取消VIE結構,勢必導致董事席位發(fā)生變化,因此3年內也無法上市。這顯然不符合阿里巴巴近期上市的需求。
選擇A股市場比在香港或美國上市的難度更大,除非香港和美國兩大市場都無法上市了,否則很難想象阿里巴巴會這么做。
三,好吧,除了國內上市的可能性排除了,假若香港上市最后難以峰回路轉,那么目前看來,阿里巴巴有超過6成的可能性在美國上市了。
為什么這么說了,且聽分解。
1,從融資規(guī)模性、流通性、品牌效應等各個角度而言,對于融資超過百億美元的中國電商公司阿里巴巴,美國無疑是除香港外最佳的上市地。
2,阿里巴巴不愿錯過上市窗口,而且之前已經在考察美國資本市場,針對性做好了上市的預案。根據阿里巴巴與雅虎的協議,其需要在2015年底前上市,才有可能回購雅虎手中剩余的20%股份,F在這段時間對于阿里而言是最好的上市窗口期,中概股的繁榮上漲大家都看到了,再拖個一年半載很難講阿里能否成功上市。更為重要的是,根據阿里巴巴內部的聲音,為了增強管理層的控制權,阿里巴巴計劃上市初便從公開市場回購部分股票,回購雅虎股權和公開市場股票都需要大筆資金,目前階段的較低估值反而有利于估值,因為,已有美國大基金認為,到2015年時,阿里巴巴的估值會上漲至1500億美金,屆時,回購的資金可能不是阿里巴巴管理層能夠承受的。
3,據阿里內部的聲音稱,由于受到港交所的拒絕,阿里巴巴負責的高管們近幾日奔赴美國,這同樣表明了他們對快速上市的需求——港交所可以再溝通,但萬一不成,美國也是備案。
當然了,無論如何,對于阿里巴巴而言,美國更為嚴苛的監(jiān)管環(huán)境、對假貨的嚴厲、馬云在支付寶事件中的誠信危機,依然是不利于其上市和未來股價走勢的風險性因素。政府和中國的消費者估計也更樂于看到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
還是那句話,別被忽悠了,一切還沒定,美國目前看來作為阿里上市地的可能性更大,但香港依然存在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