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改變?蘋果開始研發(fā)SSD+HHD混合硬盤

蘋果
蘋果進入后喬布斯時代

這幾日最重要的消息莫過于蘋果前CEO喬布斯去世了,紀念他的手機發(fā)布了。在此筆者謹代表PConline硬件頻道向這位第三個用蘋果改變世界的人致敬。

混合硬盤
蘋果最近專利技術曝光

而根據美國專利及商標局近期公布專利中顯示,蘋果已經在研發(fā)新型硬盤,這種硬盤將傳統(tǒng)機械硬盤HDD與新型的固態(tài)硬盤SSD結合在一起,很像希捷前一段時間發(fā)布的混合硬盤。

從蘋果的專利技術來看,這種混合硬盤的性能和安全性都要更高。即執(zhí)行寫入操作期間若外界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那么控制邏輯器將會把數(shù)據寫入到閃存之中, 以防外界環(huán)境的改變對數(shù)據的寫入產生影響。蘋果還會利用技術手段將操作系統(tǒng)及基礎系統(tǒng)服務安裝于閃存之中,以達到和固態(tài)硬盤類似的性能效果。

編輯點評:混合存儲技術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人們也曾將視為存儲行業(yè)的未來。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如今的存儲市 場卻分化為HDD和SSD兩個部分。之前混合硬盤相比一加一的組合沒有任何優(yōu)勢,如果你預算充足完全可以一塊SSD裝系統(tǒng)一塊HDD存文件。而現(xiàn)今的技術 可以做到智能化選擇磁盤介質,以防止數(shù)據破壞,并且成本更低,還是相當值得關注的。

數(shù)據也分冷熱!OCZ RevoDrive Hybrid混合硬盤上市

混合
OCZ RevoDrive Hybrid混合硬盤

最早在Computex 2011上發(fā)布的OCZ RevoDrive Hybrid混合硬盤于近日正式上市,這款產品采用1TB的2.5英寸硬盤與128GB的SSD搭配,采用“冷/熱”數(shù)據分別存取,SSD作為機械硬盤“緩存”的方式來提高讀取速度。

混合

RevoDrive Hybrid使用PCI-Express x4接口,基于RevoDrive 3 X2的PCB打造,采用25nm工藝MLC NAND閃存。主控芯片采用2個SandForce SF-2281,緩存管理軟件出自Dataplex。

混合

2.5英寸5400rpm硬盤為東芝出品,厚度約12.5mm,整體高度比雙槽擋板還要高約3mm,安裝時可能需要注意相鄰PCI-E的空間。

hotcold
采用“冷/熱”數(shù)據分別存取

硬盤最大特點是采用“冷/熱”數(shù)據分別存取,即經常的使用的系統(tǒng)文件存儲于SSD,不經常使用的則存儲于HDD。性能指標方面,RevoDrive Hybrid的最大速度可達910MB/s(讀)和810MB/s(寫),4K隨機寫入性能可達120000IOPS。OCZ RevoDrive Hybrid僅支持Windows 7操作系統(tǒng),整體尺寸為98.42*22.15*167.64mm,重約289g。目前在日本市場實際售價為46800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3900元。

編輯點評:混合存儲技術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價格,OZC這個1TB的5400rpm機械硬盤與128GB的固態(tài)硬盤的組合要價3900元,比玩家自己動手裝固態(tài)硬盤和機械硬盤的平臺貴出一倍還多,僅僅一個PCI-E接口和更智能更安全的賣點怕是不足以打動追求性價比的玩家吧。

日立搶沙發(fā)!每GB不到4毛錢單碟1TB硬盤上市

單碟1TB硬盤
日立首發(fā)桌面單碟1TB硬盤

希捷今年五月初率先宣布了單碟1TB存儲技術沒錯,不過當時也僅應用于FreeAgent GoFlex Desk系列外置硬盤產品。而在普通桌面硬盤領域,日立(Hitachi GST)搶了個沙發(fā),率先發(fā)布并出貨了單碟1TB的Deskstar 7K1000.D/5K1000.B系列。至此,桌面硬盤產品正式進入單碟1TB時代。目前這款產品已經到達評測室,我們將在近期內送上相關評測,敬請期待。

單碟1TB硬盤

從早前的諜照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款硬盤產品和日立2碟裝硬盤在外觀上基本沒有差異,但因為單碟裝的關系,整塊硬盤只有薄薄的一張碟片組成,厚度僅為26.1毫米,重量也只有區(qū)區(qū)450克。

單碟1TB硬盤

其它規(guī)格方面:最大存儲密度569Gb每平方英寸(比希捷的625Gb低不少)、接口SATA 6Gbps、轉速7200RPM、緩存32MB、內部數(shù)據傳輸率1822Mbps(也就是227.75MB/s)、典型噪音2.5 Bels、待機功耗3.7W(標稱比上代降低最多18%)、支持節(jié)能技術HiVERT和實時發(fā)熱控制技術TFC。

編輯點評:搶了沙發(fā)固然可喜,但日立此次并沒有將單碟1TB的技術運用到更大的容量上,本次推出的 7K1000.D系列僅有750GB、500GB、320GB等型號,何時發(fā)布2TB、3TB、4TB乃至5TB還不得而知。也許單碟1TB技術仍然不夠 成熟,具體結果評測后會有更詳細的印證。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雙碟1TB的繼任者,日立延續(xù)了升級不加價的良好作風,360元的售價更低于雙碟產品。

?

明年內存單條32G?三星啟動20nm芯片生產線

看完了硬盤的消息,最后讓我來看看內存領域有哪些動作。作為內存行業(yè)的領頭羊,三星電子上月宣布,16號半導體生產線竣工投產,該生產線為全球最大 規(guī)模半導體生產線,主要產品為20nm NAND閃存。三星電子同時還將首次實現(xiàn)20nm DDR3內存設備的量產,成為全球最早量產20nm級存儲器產品的企業(yè)。

三星
三星的閃存產品

由于PC廠商的需求降低導致存儲芯片價格過去三個月的降幅超過30%,甚至低于生產成本。而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受到消費者熱捧,因此三星在近期的財 報中還是拿出了不錯的表現(xiàn)。因此在和蘋果交惡之后,尤其是蘋果開始轉移一部分內存和閃存的訂單到日本,比如東芝和爾必達(Elpida Memory),三星在這個時刻放出這條消息,其作用不言而喻,就是要證明自己仍是內存領域的老大。

三星
三星早前的30nm產品都尚未普及

三星20nm 2Gbit DDR3內存顆粒擁有與去年7月研發(fā)的30nm DDR3產品的同等性能,同時提高了約50%生產效率,節(jié)約了40%以上的耗電量。三星計劃今年內研發(fā)20納米級4Gbit DDR3顆粒,明年開始量產20nm工藝單條4GB、8GB、16GB、32GB內存等大容量產品。

編輯點評:單條32GB是個什么概念?筆者相信即使推出也只會應用于服務器,而非桌面設備。倒是制程進步到 20nm更值得關注,要知道目前市面上內存顆粒仍舊是40-60nm為主流。三星這個20nm相比30nm產品都有50%以上的生產效率提升,按說只要良 品率得到保證,產能充足,三星就有可能直接跳過30nm而主推20nm產品。

總結:俗話說,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想要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中生存下來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早前日系內存廠商紛紛減產自救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要想活得堅挺,研發(fā)新的產品,更新制造工藝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完成了這些升級的企業(yè)才能進入良性循環(huán),反之就會陷入產品又老又難賣的死地。

分享到

wangzhen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