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重 溫SparcT路線圖 T5將采用16核、28nm
SPARC路線圖
現(xiàn) 有的代號為"Rainbow Falls "的SPARC T3 c芯片,具有16核且每核8個線程,主頻為1.65 GHz,采用了Sun的40納米工藝,并由現(xiàn)在甲骨文的晶片合作伙伴臺灣半導體制造公司生產(chǎn)。在Sun的原始路線圖上,一款2.5 GHz、40納米的"Yosemite Falls"將在2011年問世,然后是將在2012年發(fā)布的3 GHz 、4核或16核芯片,代號為"Yellowstone Falls"和"Cascade Falls"。Yosemite Falls、Yellowstone Fall和 Cascade Falls都將采用代號為VT的新內(nèi)核。
IBM將為德國搭建3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
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正式宣布,他們已簽約IBM建造一個超級計算機,擬在2012年完成,其運算速度將多達3 petaflop(petaflop表示每秒進行千萬億次浮點運算),并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
此計算機被命名為SuperMUC,將由該學院位于德國Garching的萊布尼茨超級計算中心(Leibniz Supercomputing Centre)運作,歐洲科研人員可將其用于探索醫(yī)學、天體物理學及其他科學學科的新領域(MUC后綴來源于Munich airport code)。 (詳細)
Intel描繪HPC的多核與眾核藍圖
在2010年的國際超級計算機會議上有很多關于多核架構與億億次級計算的討論–這兩個主題似乎是密切關聯(lián)的。但隨著各種團體迅猛的朝著這個億億次級里程碑邁進,可以明確的是x86多核CPU的自然發(fā)展不會使業(yè)界離這個目標太遠。眾核GPGPU(通用GPU),另一方面也顯現(xiàn)出是一種切實可行的實現(xiàn)億億級計算的途徑。那么Intel的"少GPU"技術意味著什么呢?
簡言之,Intel對GPGPU的回應是它的新超多核心架構(MIC)。 MIC是今年夏天在德國召開的國際超級計算機會議(ISC`10)上提出的,是Larrabee技術的再利用,該技術原先是Intel為高端顯卡和虛擬化市場而開發(fā)的。當Intel發(fā)現(xiàn)努力的結(jié)果并不能帶來與NVIDIA及AMD發(fā)布的GPU的競爭力時,于是就放棄了該計劃,并將技術加以改造成為一種 HPC加速器。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