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數據中心IA架構的絕對領導者,英特爾公司在過去一年發(fā)布了基于Nehalem架構的至強5500并大獲成功,一個月前,英特爾則接連發(fā)布了32納米技術至強5600和面向多路服務器的至強7500,浦大地表示,IA架構的數據中心對中國云計算的發(fā)展是具有很大意義的。 “我們有明確的目標和解決方案,我們必須按時交付。”浦大地在演講中播放了來自英特爾客戶對英特爾技術和解決方案,尤其是至強5600、至強7500處理器的觀點,包括來自湯姆森路透、愛立信、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負責人表示,至強處理器正在幫助他們完成數據中心轉型,支持高性能的應用解決方案。
浦大地表示,在以前的社會,很多信息在是不可能訪問的,而今計算架構讓我們的社會產生了變化,他特別提到了醫(yī)療和金融服務,浦大地認為這兩個領域的變化非常巨大,而且非常深遠地影響了人類社會。
那么,在未來我們和數據計算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到2015年,全球將增加10億名聯(lián)網用戶,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能夠實現上網。浦大地表示,計算設備已經擴展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到2015年,全球將會有100億臺上網設備。與此同時,數據將持續(xù)增長,到2015年,峰值IP流量將達到800TB/s,存儲數據達到60EB。
英特爾不僅將致力于計算技術,而且將對計算世界的網絡提供支持。浦大地認為,目前英特爾所做的工作是構建通用架構上的通用價值鏈,包括通用的服務開發(fā)和通用的應用開發(fā)。而
這些都源自于英特爾領先的制造工藝,包括為多項產品進行的優(yōu)化。浦大地同時表示,更小的納米工藝將可以帶來更方便的手持設備和更低的能耗。
功能、特性、功耗、散熱,浦大地認為這是英特爾產品的幾大優(yōu)勢,按照他的話說,“最出色的架構支持最出色的產品。”他表示說,IA處理器內核構建于通用的架構之上,這包括45nm、32nm、22nm的產品,這使得產品的適用性更強。同時,一個IA架構也可以用于更多的產品,包括服務器,消費級電腦以及嵌入式。比如說,凌動就不僅僅可以用于上網本,而且可以用于更多手持便攜設備。
浦大地同事表示,IA解決方案也可以支持數據中心,包括云數據中心的要求:高效、簡化、安全性、開放。至強的模塊化架構能夠為用戶的需求帶來持續(xù)的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