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為國家標準制定部門,目前是工信部的隸屬事業(yè)單位,同時也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以及國家標準的總體組。其中全國信息標準委員會(以下簡稱信標委)代表信息技術領域,即電子信息技術領域最大的分級委員會。

國內標準化現狀
近兩年,我國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有一定的發(fā)言權和影響力,但在計算存儲中沒有任何重要任務。我們的存儲所依據標準大部分在美國公司,翻譯參照國外標準。
從梳理現行國家標準來看,目前與存儲相關的標準有261項國家標準,現行有172項,廢止有24項,作廢65項。廢止的大部分是磁帶、光盤的標準,但其實中國沒有光盤和磁帶的技術,這些標準就慢慢淘汰,做完不能代表中國產品和產業(yè)的現狀,這是國內標準的現狀。
標準制定與發(fā)展方向
國內注重產品研發(fā),但不注重細節(jié)和核心技術研究,如果在現行版本或現有基礎上被卡住,產品迭代速度和性能提升會受到極大影響。這些不是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而是根深蒂固到產品的起始標準,用著沒問題,一旦卡住才明白其重要性。
因此,正如出品人謝長生教授所說,當前標準是國家競爭力的標志,在通信領域如華為5G標準在世界領先,存儲領域的國家標準非常少,因此實行存儲標準化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國家標準主要根據產品和產業(yè)情況,以及國內是否出現產業(yè)產品的情況能來協調做國家標準,目前在大力發(fā)展國產自主的存儲,基于存儲技術發(fā)展推動標準發(fā)展。利用分布式存儲(SSD)引導存儲產業(yè)進行技術整合,推動對國內存儲產業(yè)有利的項目占據主流地位,已開展相關國內標準體系的建立工作。
在數據存儲標準結構上,大力發(fā)展新型存儲產品標準。隨著新型的產品,如云存儲、分布式存儲等產品陸續(xù)出現,行業(yè)內出現了很多產品和應用場景以及使用要求。目前我們正在考慮云存儲、分布式存儲和超融合存儲立項國家標準。
技術標準中,我們沒有接口協議和技術類標準,都沿用原有的標準?,F在面臨是否要通過國家自主標準來發(fā)展,比如5G,因為在這個基礎上有自己的突破,但國內還是按照現有的技術體系和技術路線發(fā)展,這方面的標準要繼續(xù)延續(xù)。所以重點會在后期研究和發(fā)展的方向。
管理性標準,也是沿用國際標準,重點發(fā)展核心是存儲管理部分,這些標準涉及到對數據安全和保障服務。
測評標準中,SSD存在不同壽命,容量問題,沒有判斷標準的依據,我們正在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存儲壽命測試等,并將以國家標準方式制定發(fā)布。

存儲標準化工作建議
國家層面的方向考慮,首先是研制發(fā)布存儲標準化白皮書。重點是考慮現行的所有的產品用到的技術到底以后有沒有被卡住的可能性,從技術的路線和產業(yè)路線和發(fā)展路線看,是否要跟蹤國內自主技術路線發(fā)展。
第二,SC23換屆后,工作組成立計劃,目前面臨范圍問題,計劃成立產品工作組和測評工作組,感興趣可以參加,同時工作組組長將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委的制定和管理。
第三,是關鍵標準布局,SSD發(fā)展迅速,具體存儲時長是問題,從存儲壽命和可靠性重點規(guī)劃標準布局,歡迎感興趣廠家參與標準制定。
分布式和融合存儲也有標準立項建議想法,后期會公開一起參與制定標準。
DNA存儲技術及標準也在研究,研究過程中沒有規(guī)劃制定標準,但標準在研究過程中。
(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