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廠商頻發(fā)力


      在第29屆TOP500超級計算機名單中,IBM提供給美國能源部核安全局勞倫斯?利弗摩爾國家實驗室的藍色基因/L功能強大依然無人企及,它在Linpack基準測試中高達每秒280.6萬億次的速度,和去年一樣,仍是最接近它的競爭對手的2倍以上。這已是IBM連續(xù)第四年摘取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的桂冠。


      就在榜單公布后不久,IBM又宣布推出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藍色基因的第二代產(chǎn)品??藍色基因/P(Blue Gene/P)。藍色基因/P的性能幾乎是其上一代產(chǎn)品,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藍色基因/L的三倍,而其在能源效率和空間節(jié)省方面的表現(xiàn)也是首屈一指。利用這臺超越其他系統(tǒng)的機器,就使科學和商業(yè)超級計算攻克那些關鍵難題成為可能,例如,通過對人體整體器官建模以確定藥效。僅僅使用該機器的一小部分計算能力,藥物研究人員就可以在一個下午運行2700萬名患者的模擬臨床實驗。


      IBM相關人士表示,藍色基因/P標志著世界上已知的最強大超級計算平臺的最新進展。新的商業(yè)用戶群體將能夠充分利用到這款機器新的簡化編程環(huán)境和無與倫比的能源效率的優(yōu)勢。例如,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藍色基因超級計算機在能源和金融領域的商業(yè)機遇,同時,從政府實驗室到一些領先企業(yè),也就是原有的高性能計算市場也正在考慮采用這款機器。


      除了IBM外,與其一直在高性能領域競爭的惠普近日也宣布與微軟公司合作,擴展雙方簽署的面向高性能計算(HPC)市場的全球銷售和營銷協(xié)議。


      IDC的相關分析師稱,高性能計算呈持續(xù)強勁增長的態(tài)勢,過去4年平均年增幅均超過20%,而基于HPC標準集群的銷售幅度甚至更大。最終用戶喜歡易用系統(tǒng),他們愿意與能為其提供便利的從桌面向高性能服務器移植服務的廠商合作?;萜章?lián)手微軟打造的基于ProLiant和刀片平臺的Windows Compute Cluster Server將能滿足這些重要用戶的要求,能促使更多客戶采用高性能計算技術。很多用戶,尤其是桌面用戶,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Windows環(huán)境,所以這次合作將為其提供一種輕松向高性能計算解決方案移植的途徑。


      從IBM和惠普這兩家領先高性能計算廠商近期的舉措來看,高性能計算正在受到高度的重視,同時預示著未來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國內企業(yè)應用為先


      與國外的高性能計算發(fā)展相比,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在高端計算機研制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掌握了研制高端計算機的一些關鍵技術,參與高端計算機研制的單位已經(jīng)從科研院所發(fā)展到企業(yè)界,有力地推動了高端計算的發(fā)展。我國的高性能計算環(huán)境已得到重大改善,總計算能力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正逐步縮小。


      日前曙光公司發(fā)布了以龍芯三號國產(chǎn)CPU來構建100萬億次曙光5000超級計算機的“超龍”計劃。該計劃預期在2008年推出曙光5000A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2010年推出每秒浮點運算速度達千萬億次的曙光6000超級計算機?!俺垺庇媱澥沟弥袊蔀槔^美國、日本之后第三個宣布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研發(fā)計劃的國家??梢哉f當前在高性能計算平民化趨勢進一步彰顯的表象下,一場新的高性能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創(chuàng)新正在進行。


      由上述可知,中國的高性能計算可以說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成為繼美、日之后,世界高性能計算的“第三股力量。但是,業(yè)內人士認為,在高性計算領域,我們的制造水平可達到世界前三強,從應用水平上面來說,我們只能排在第五,美,日,德,英均排在我們前面。中科院李國杰院士在多個場說,應用需求是整個高性能計算機發(fā)展的主導因素,在這一點上,我們要比美國等發(fā)達國家落后15年左右。


      作為中國高性能計算代表的曙光公司認為,從發(fā)展總體上,我國高性能計算在更廣泛的應用領域上與西方國家存在很大差距。一方面,國外品牌還占領著很多領域和行業(yè);另一方面我國高性能的應用還不夠廣、不深入,應用比較薄弱,效率比較低下。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采用高性能計算機,應用軟件的發(fā)展后滯明顯嚴重。另外,一些用戶對傳統(tǒng)RISC小型機存在使用習慣和品牌偏好,接受Linux機群需要廠商做大量的工作。微軟認為Unix的應用移植已經(jīng)不成問題,微軟新的Windows Server 2003 R2版本已經(jīng)能夠實現(xiàn)無縫的移植。


      浪潮則稱,目前,國內機群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用戶機群在對高性能計算應用處于觀望的狀態(tài),他們最看重的問題,不是采用何種技術,而是是否能實現(xiàn)實際應用。所以中國的高性能計算要想真正躋身于前列的話,衡量的指標應該是應用的效能而非計算機的性能。未來能否更好地拓展高性能計算的應用將是關鍵。


      所以總體上講,我國高端計算應用研究與開發(fā)明顯滯后于高端計算機的發(fā)展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應用的并行度普遍在百十量級,應用到更大規(guī)模的很少(并非沒有需求)。高端應用軟件的開發(fā)和高效并行算法的研究尚不能與高端計算機發(fā)展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為計算機“配”軟件的思想。對應用的投入遠遠不夠,應用研發(fā)的力量薄弱且分散,缺乏跨學科的綜合型人才,從事高端應用軟件研發(fā)的單位很少,企業(yè)界基本未介入,沒有良好的、相互交流的組織渠道等。


      所以中國的高性能計算要想真正躋身于前列的話,衡量的指標應該是應用的效能而非計算機的性能。所以,未來能否更好地拓展高性能計算的應用將是關鍵。

分享到

多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