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2是利用該研究所開發(fā)的學術搜尋引擎Semantic Scholar分析了全球直到2018年底的所有AI學術論文,顯示出從1985年到2018年之間,全球的AI學術論文從5,000篇快速成長到2018年的14.3萬篇,而來自中國的AI研究論文數量在2006年就已超越了美國。

不過,論文的數量多寡并不等同于品質,于是AI2借由論文被引用的次數作為判斷論文品質的依據。

當觀察最常被引用論文的排名靠前的10%時,美國論文的占比從1982年的47%下滑到去年的29%,反之,中國趕上了美國,在去年創(chuàng)下26.5%的高峰。

如果美國的下滑與中國的成長趨勢不變,那麼預計于2020年前10%最常被引用的論文就能看到雙方的交會點,而到了2025年,中國在前1%最常被引用的論文比例也會追上美國。此外,若是計算前50%最常被引用的論文,那麼中國今年就能超越美國了。

AI2判斷論文出處的依據是只要論文作者所依附的組織是源自美國就被歸類為美國論文,若作者來自中國組織或是以簡體中文撰寫就被歸類為中國論文,雖然有些論文可能有分別來自中國及美國的多名作者,但比例并不高。

AI2亦基于論文被引用的次數替中國的研究機構排序,顯示出中國前五大AI研究機構依次是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

另一方面,根據史丹佛大學在去年底發(fā)表的《AI Index報告2018》(AI Index Report 2018)中提到,2017年時,全球發(fā)表最多AI論文的地區(qū)為歐洲,占比28%,中國以25%居次,美國則以17%名列第三。

分享到

崔歡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