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把Red Hat的Linux(RHEL)操作系統(tǒng)生態(tài)嫁接到IBM的產品線來看的話,這無疑是很有必要的,RHEL原本就是商業(yè)產品,而且通過免費CentOS的發(fā)行,很好的平衡了開源社區(qū)跟商業(yè)盈利之間的關系,這是之前就說過的。
IBM如果利用這樣的模式那是最好的,如果改變這樣的模式則很不明智,如果將RedHat RHEL的現(xiàn)有技術產品資產改成IBM模式的話,完全沒必要進行這次收購,因為IBM不缺一個完整可靠的Linux發(fā)行版,之前跟RedHat合作推出了跑在Power甚至是Z大機上的Linux。
Red Hat的特殊模式才是最大的資產,開源之勢正在如火如荼的發(fā)展當中,為技術產品發(fā)展提供動力,這是值得IBM警惕,也是IBM需要的,也是用戶需要關注的。
除了RHEL之外,Red Hat還有開源存儲方面的資產,如何從存儲方面看待這次收購和融合呢?
RedHat旗下有基于Ceph和Gluste兩大開源存儲項目的產品。
國內有許多基于Ceph的分布式對象存儲和文件存儲以及塊存儲服務商,比如XSKY,杉巖數據等,盡管Ceph因為性能問題廣受詬病但不妨礙它如今仍舊是開源存儲領域最火的那一個,2018年,第一次Ceph的技術峰會還落地中國,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相比之下,Gluster的熱度相對較低,知名的有大道云行在基于Gluster做Scale-out NAS產品,開源技術本身有很多問題,對于許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來說,從技術到產品的過程也是非常艱難的。此外,RedHat還有超融合基礎架構——RedHat HCI,StorageOne以及OpenShift容器存儲平臺。
以上所有產品都是RedHat的軟件存儲產品。
不過,跟Red Hat最賴以成名的Linux系統(tǒng)不同的是,盡管Ceph和Gluster都是開源存儲領域最火熱最有爭議的項目,但Red Hat的開源存儲遠沒有前者的影響力大。
Red Hat希望開源存儲能像開源Linux操作系統(tǒng)一樣被用戶廣為接受,RedHat開源存儲想復制在開源操作系統(tǒng)上的成功。但開源存儲在苛刻的企業(yè)級環(huán)境下的接受度本身是有問題的,因為現(xiàn)有的企業(yè)級存儲都是閉源的,高度商業(yè)化的,有穩(wěn)定可靠的服務做支撐的,用戶接收一套基于開源的存儲,需要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最關鍵的是如何獲得用戶的信賴和安全感,通常,這兩樣東西是大公司給用戶的。
IBM存儲則大不一樣,IBM的存儲都是專有存儲,都是閉源的商業(yè)存儲。IBM收購RedHat之后,意味著以后既有開源存儲也有閉源專有存儲,這兩條產品線之間難免有直接沖突。
從正式的公告來看,Red Hat將會作為IBM混合云團隊中的獨立運作團隊,也就是說,Red Hat的存儲跟IBM存儲是分離的,IBM想要繼續(xù)保留Red Hat的現(xiàn)有狀態(tài),包括各種現(xiàn)有產品技術資產設和品牌。
換句話說,IBM的專有存儲軟件仍舊是Red Hat的競爭對手——新興的開源存儲和傳統(tǒng)專有存儲。如果IBM的銷售團隊要同時賣兩個產品體系的產品的話,如何平衡兩者將是一門非常有挑戰(zhàn)性的藝術。幸運的是,IBM和Red Hat的產品線重合的并不多,從理論上來講,IBM能同時享受到兩條產品線帶來的價值。
從理論上講,有了Red Hat存儲之后的IBM存儲有兩種方案可以走,一種是將現(xiàn)有IBM存儲的模式逐漸過渡到Red Hat的模式,一種是沿著IBM現(xiàn)有的道路走。
走第一條路,如果說IBM現(xiàn)在的哪個存儲產品表現(xiàn)不太好的話,還可以把它開源出來,用Red Hat成熟的模式來繼續(xù)讓該產品發(fā)揮價值,市場表現(xiàn)好的產品線則可以用來延續(xù)IBM的高價值戰(zhàn)略。
IBM存儲近年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強調存儲軟件的能力,Spectrum的推出將原來的存儲能力軟件化,在IBM的官網上,有些軟件產品還出現(xiàn)了免費試用的版本,這一做法非常的不IBM。
如果把IBM看成軟件存儲公司的話,把這些軟件開源化,倒是能很好的跟Red Hat相結合。這條路是作為用戶和作為存儲行業(yè)人士希望看到的,這意味著IBM逐步放棄原有專有技術產品,從Red Hat的開源存儲來看,可以依靠IBM的高端企業(yè)用戶市場渠道將開源存儲打入到高端市場。
從用戶的角度看,更多用戶能看到開源存儲的產品和服務,給用戶更多選擇。
另一條路則是將RedHat消化吸收融入現(xiàn)在的IBM,換句簡單粗暴的話就是把開源的存儲關掉。具體要看IBM怎么下手了,是像原來RedHat一樣繼續(xù)回饋社區(qū),還是像Oracle收購MySql之后的那樣,修改MySQL的GPL許可分發(fā),改成商業(yè)版的licence,讓MySQL社區(qū)分化出來一個MariaDB,給人的感覺是把原來的MySQL搞垮了。如果IBM改變Ceph和Gluster等開源存儲的授權方式,最后的結果就像當年Oracle對MySQL的方式一樣,這是外界不想看見的。
如果未來沿著這條路繼續(xù)走,就像過去收購的存儲產品一樣,繼續(xù)延續(xù)高價值策略,以品牌服務溢價提升用戶成本,服務于高端用戶市場,將原本開源的東西也引入高端市場,那么,對開源存儲的現(xiàn)有生態(tài)將會遭受類似MySQL一樣的打擊。
如此這般,未來,只有少部分高端用戶能享受到開源存儲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