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新銳設計師追求“炫酷、可炒作的設計感”不同,程勇順認為設計是對需求的回歸,往深一點說,是對生活本身關注。所以,相較于刻意凸顯設計的解決方案,他更愿意花時間去體驗,換位思考,不斷地試錯,最后出來的方案看起來可能平淡無奇,甚至絲毫看不出設計的痕跡,但你用了就會發(fā)現,它是可以讓用戶的效益最大化的。
比如程勇順新近才完成的一款明基智能商務IFP的設計。僅一個小小的筆槽的凹槽設計,他就進行了不下30幾次的嘗試。
因為職業(yè)的關系,程勇順一直都有收集樣品的習慣,包括質感、材質和顏色的樣品,時間久了,就會發(fā)現隨著樣品數量的日益增多,“尋找”會變得很困難,因此程勇順的設計都非常強調對收納和搜尋的便利性進行協調與升級。
在深入商務人群收集他們的喜歡和習慣時,程勇順發(fā)現成功的商務人士之所以能有效率,是因為他們懂得將復雜的工作簡單化,從而擁有更多時間去處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他們善于收納工具,將物品以屬性規(guī)劃分類放置,保持工作環(huán)境的整潔,讓工作效率事半功倍。程勇順從中得到了靈感,又從商務公事包分層收納的特色中得到啟發(fā),再擷取其便利、簡單的特點作為發(fā)展元素,考慮將收納功能與喇叭方體做整合,以此達到形態(tài)與功能兼具的設計。
第一稿的產品外觀設計,程勇順根據用戶使用白板的習慣,模擬白板的筆槽設計,在機身音箱部位也設置一個突出的、3公分寬的平面,并在其兩端加上磁鐵,用來放筆。但磨具做出來,一測試,程勇順就發(fā)現問題了:一是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將會把筆碰落;二是,兩支筆如果放的近一些,就會被吸附在一起;再者磁鐵的位置很靠近音箱,對音質會有微小的影響。盡管影響微小,卻依然不想因為細節(jié)給產品設計留遺憾,程勇順決定改善方案。
“我也可以簡單設計了兩個專門放筆的凹槽,也許做出來后,大家一看都會覺得“wow,好棒”,因為每個人都能真真切切的看到了‘設計’。但這種設計,實際用起來,你就會發(fā)現,因為筆槽的位置已經固定,放筆這個動作就變得很刻意,你要改變自己以往使用白板寫字后隨手放筆的習慣,而特意去找到這個筆槽,來放筆。換句話說,是你為這個設計服務,而不是這個設計為你服務。我不想做這樣的東西”,程勇順如是說。但筆槽設計具體要怎么改,當時程勇順的內心也沒有確切的方案。
直到有一天,程勇順看到了畢加索《鏡子前的女孩》,恍然大悟。程勇順很快做出了第二版的設計——將原來的平面設計改為弧形設計。
奉行“大膽的假設并透過實際的驗證才能找出最適合使用者的設計”原則的程勇順,為了確定最適宜的寬度,先以0.5厘米的寬度差為單位,做出一套從0.5-3厘米不等,有相同弧度的模具,并進行不斷的測試。在測試過程中,程勇順發(fā)現如果將弧度的最低點設置在最低端時,使用者放下筆時,受到力的反作用,筆會彈出筆槽。
于是,程勇順又修改出第二套磨具、第三套磨具、第四套磨具……經過不下30次的磨具調整,終于找到最舒適且最穩(wěn)妥的解決方案:弧度為0.42,平面寬度為29.93,最低點在最靠內側。
坦白說,筆者認為,我們這個社會還是比較功利的,但有所為,無不宣告到天下無人不知的地步,大多數的力氣都是花在明面上的,很少有人會愿意在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按捺不住的筆者直接問:“如此大費周章地去設計筆槽的弧度,如果,用戶并沒有發(fā)現其中的奧秘,您會不會覺得失落?”程勇順大笑道:“習慣了,做我們這行,就要有‘在孤寂中自成一世界’的覺悟”。
當然,我們要的不止是好用,設計美不美,也很影響我們使用的心情。程勇順說“設計出符合用戶當下及未來5年審美情緒的作品,是每一位專業(yè)設計的基本功”。比如這款,智能商務IFP的顏色選擇也是經過幾番比對才確定的,因為它是一款主打互動的商務會議產品,那么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理性和沉穩(wěn),于是選擇了黑灰的組合,但什么樣的黑搭配什么的灰,這是有講究的。比如,為了讓產品更穩(wěn)重,僅僅是底部音箱處的灰色就做過4種調色做比對,最后選擇了將亮度壓低、更加中性的Pantone? 10390C號灰。
在外觀設計上,需要充分考慮到使用者的實際使用情境。因為這款商務IFP是支持壁掛和移動支架的推拉,所以程勇順特別將接口設計安置在產品側邊,如此一來,使用者不用將身體擠進機器與墻壁之間插拔線材。并且這樣的設計,在正面觀看時也可以避免線材露出,塑造更好的觀感。
所以說,設計并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天馬行空,它就是1次偶得的靈感閃現和100次的試錯所指向的結果。每一款好用的產品背后,都有一個像藝術家那樣大膽創(chuàng)作,又像數學家那樣精于計算驗證的設計師。另外,由程勇順先生設計的這款明基智能商務一體機即將上市,請大家多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