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參加一次媒體沙龍的時候,殷總也正好在場,他講了一個故事,他還沒有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所在的公司用百萬美元收購了一家英國的小公司。與其說是個小公司不如說是一個夫妻店,丈夫是程序員,夫人是設計師。雖然代碼寫得很一般,但是兩個人卻有著年薪五十萬英鎊的收入,生活在一個非常舒適的小島上,真正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寫寫代碼,自由自在」。
于是問題來了,為什么中國的很多程序員雖然也都實現了高薪,但生活得卻非常壓抑和苦逼,就像我的基友小唐,技術能夠改變世界,為什么卻不能改變程序員的工作和人生呢?
所以,現在像云智慧這樣的產品就是為了改變程序員的世界。
二、
云智慧是目前國內領先的應用性能管理服務提供商,為企業(yè)級用戶提供面向業(yè)務的端到端應用性能管理(ApplicationPerformanceManagement,縮寫為APM)服務,已經為眾多行業(yè)用戶提供性能監(jiān)控和管理服務?,F在旗下有監(jiān)控寶和透視寶兩個產品,具體來說,「監(jiān)控寶」可以實現對網站、API、服務器的可用性、穩(wěn)定性提供多種形式的監(jiān)控和告警,而「透視寶」則是去年云智慧發(fā)布的一個新產品,它是新一代面向業(yè)務的端到端的應用性能管理平臺,不論是App還是Web,透視寶可以以真實用戶體驗的視角,基于大數據的分析,為企業(yè)提供實時的性能監(jiān)控、分析與管理解決方案。
如果要通俗易懂地解釋一下,用殷總的話來說,就是云智慧解決了網絡服務的「斷」和「慢」的問題。所謂「斷」,就是防止網絡出現問題,目前云智慧在全球將近200個城市部署了網絡監(jiān)控點,通過當地網絡隨時監(jiān)控網站、API接口的可用性以及網絡傳輸情況等各個方面的即時狀態(tài),如果又有什么挖掘機挖斷了光纜,監(jiān)控寶可以第一時間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了。
而所謂「慢」則是幫助企業(yè)解決整個應用系統(tǒng)緩慢的問題。就和我們自己的電腦一樣,企業(yè)的IT系統(tǒng)也會時不時地會出現運行緩慢的問題,而透視寶就是不斷地深入掃描整個系統(tǒng),從用戶端一直到服務端,甚至哪一行代碼出了問題都可以掃描出來,并給予解決方案,就像醫(yī)院給病人做CT一樣。
三、
就像在今年9·3大閱兵的時候,很多人在通過網絡觀看直播的時候,都遇到了視頻直播加載失敗的情況,對于這種萬眾矚目的事件來說,直播上出現這種失誤是相當嚴重的。每逢重要事件或企業(yè)策劃的大型活動(如天貓雙十一大促),運維部門的壓力相當之大,不僅需要保證業(yè)務的流暢性和連續(xù)性,還必須及時解決任何突發(fā)問題。
特別是隨著云和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IT運行環(huán)境越來越復雜,傳統(tǒng)的運維方式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尤其是在問題查找方面尤其明顯。由于生產環(huán)境中的故障難以重現,所以排查運行日志是大部分IT運維人員查找問題根源的主要手段,但這樣做的弊端就是速度慢,效率低,特別是面對海量運行日志時,這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場災難。長此以往,整個平臺頻發(fā)的性能問題和差勁的用戶體驗,勢必造成用戶的大量流失,并讓業(yè)務蒙受巨大損失。
所以,只是被動的發(fā)現問題再解決問題頗有種「馬后炮」的感覺,對于一些互聯網公司的產品運營、運維工程師們來說,找到問題并解決問題并不算太難,難于你要在出現故障的第一時間定位問題的根源并知道解決的辦法,進一步,如果你能夠提前預知哪里會出現問題,并在有可能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提醒,就能夠避免災難性的后果。
實際上,這種問題并不是不能解決,像云智慧提供的APM產品「透視寶」就能從「根本上」發(fā)現和解決問題。比如在系統(tǒng)平穩(wěn)的時候,它可以一直掃描整個系統(tǒng),指出系統(tǒng)存在的潛在問題以及可能產生的故障,報告給運維人員以便及時解決問題并優(yōu)化系統(tǒng),提高企業(yè)應用的可靠性和質量,保證用戶得到良好的服務,降低IT部門的成本,也能夠讓運維人員得到解脫。
四、
就在采訪殷總的前一天,我廠看起來「穩(wěn)定」的后臺讓我「損失了」將近8000+字的稿子,我就像往常一樣在后臺編輯器寫稿、提交,本該正常發(fā)布的稿子卻少了將近3/4的內容,當時的我心情非常崩潰,有一種想沖下樓把服務器砸爛的沖動。
然而對技術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也不能發(fā)現到底是什么樣的問題,一窮二白沒有獨立工程師的我廠也不大愿意總是騷擾提供「友情支持」的「好心人」。到了晚上我才想起來導致問題的罪魁禍首是因為我在文中插入了一個emoji表情符號,而我廠的系統(tǒng)沒有辦法識別和兼容,導致emoji后面的文字全部丟失。
殷總聽了我的遭遇后說如果你們使用云智慧的產品,一秒鐘就能發(fā)現這種低級技術問題并給與解決。(淚奔)
現在,投資界的「風口」很多,所謂O2O、P2P以及各種「互聯網+」已經成為當紅炸子雞吸引所有人的目光,然而當風散潮退的時候,誰在裸泳一目了然。我堅信真正的「風口」和「創(chuàng)新」,并不是那些看起來很美麗,一旦激烈競爭來了又沒有補貼的時候就隨風而逝的東西,而是「真正」能提高行業(yè)生產力的東西,「2B領域」就是代表。
五、
所謂的「2B領域」也被稱作「企業(yè)IT服務」,和傳統(tǒng)的IT服務不一樣,目前的2B服務都是在「云端」,具體來說有三大領域:云基礎設施服務、IT工具以及應用軟件,簡單來說。云基礎設施服務就是發(fā)電廠,IT工具就是電線、變壓器、電網等配套軟硬件服務,而應用軟件相當于電燈、電視、電冰箱等用電器。
如同這個例子,企業(yè)IT應用的明星往往是「家用電器」為代表,因為這些產品面向的用戶最多、最基礎,用戶基本不要懂得產品實現的原理就能夠方便使用。比如企業(yè)IT服務的超級巨星Salesforce市值已經逼近500億美元,讓在CRM領域耕耘多年的微軟措手不及,在軟硬兼施都失效的情況下只能以親密合作示好。而像阿里云這樣提供基礎設施服務的巨頭則在強大的宣傳之下同樣成為大牌明星。而只有夾在中間的「IT工具」則顯得略有些默默無聞,如同運維工程師的悲劇,只有出問題的情況下才能想起來還有這樣的一個群體。
云智慧就是這個群體里面的代表,他很重要,卻鮮為人知,就像我的這篇文章以及整個reMake專欄一樣,即便是能寫出花兒來,也僅限于行業(yè)內人士看看(如果說我這個專欄如果是寫大家每天都在用的手機數碼娛樂產品保證劉瀏覽量超高)。
然而殷總卻很樂觀地舉了一個例子,當年在美國西部形成「淘金熱」的時候,真正的淘金者并沒有賺到錢,而發(fā)財的則是賣鐵鍬鏟子牛仔褲等「工具」的人。確實,當應用軟件的的創(chuàng)業(yè)者在做產品的時候發(fā)現,各種各樣的「工具」不能缺少,甚至發(fā)現,當產品做到一定規(guī)模的時候,工具的重要性反而更加重要起來,那么應用性能管理的問題就成了核心問題。
但是對于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應用性能管理很重要,而節(jié)約成本也很重要,所以當有云智慧這樣提供APM服務的「工具」時,就能夠同時兼顧「魚和熊掌」,既能享受到優(yōu)質和專業(yè)的應用性能管理服務,也能節(jié)省IT人力成本。
六、
隨著IT云化和移動互聯網化的深入,APM的價值逐漸體現了出來,因為它能夠真正地幫助企業(yè)提高效率和穩(wěn)定的服務,尤其是在企業(yè)IT服務發(fā)達的美國,提供APM服務的廠商超過40多家,尤其是NewRelic(NYSE:NEWR)已經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并成為行業(yè)標桿,現在NewRelic的市值將近18億美元。
在中國提供APM服務的只有云智慧、老牌IT服務廠商聽云以及oneAPM。殷總認為和競爭對手相比,云智慧的優(yōu)勢在于,第一是產品更新迭代和響應市場需要的速度比較快;第二是自身的技術能力比較強,全部是自主開發(fā),技術上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和國外的同類公司相比,“云智慧”的產品經受過更大規(guī)模的峰值考驗;第三是云智慧的產品更注重用戶體驗,和其他產品相比,云智慧會進一步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從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檢測問題出現的地方,而不僅僅是給出一個警告或者告訴你有一個問題。
殷總也認為,現在國內的APM市場很大,但還在沉睡,需要教育市場來讓更多的人發(fā)現APM的價值,當企業(yè)嘗到好處的時候就發(fā)現已經無法離開APM。
云智慧作為其中的一員,目前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精心打磨產品,只有云智慧的產品不出問題,客戶的產品才能不出問題,更重要的是,只有這樣,程序員同學才能: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寫寫代碼,自由自在」。
最后……
本文開頭提到的我的基友小唐后來終于下決心辭掉了之前的工作,進入一家購買了APM服務的公司,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土豪唐自己一個人飛去巴厘島「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如果監(jiān)測到系統(tǒng)可能會出問題,只需要收一個短信「改改代碼,自由自在」。不過希望他的頭發(fā)還能長回來。
這真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