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 11月12日,韓國三星電子公司與硅谷之間的不解之緣已經結下30多年,過去幾年三星一直加強在硅谷的投資與業(yè)務。這期間,三星曾取得許多成功,但也挫折不斷。美國知名科技網站CNET刊文認為,三星進軍硅谷之旅依然長路漫漫。
三星追趕硅谷快節(jié)奏
三星總裁兼設備解決方案部門策略長孫英權(Young Sohn)知道,如果三星要想在快節(jié)奏的硅谷引發(fā)轟動,他必須更快地行動起來。為此2013年1月份,孫英權返回韓國總部。不到一天,他贏得三星電子CEO、董事會副主席權五鉉(Oh-Hyun Kwon)的支持,斥資1億美元在美國投資于初創(chuàng)企業(yè)。孫英權在三星催化基金(Samsung Catalyst Fund)的記者招待會上宣布了這個消息,此后1個月以來,他已經投資24家公司。
三星有“快速行動”的美譽。但是按照其規(guī)模來看,不到24小時即批準在美國進行大規(guī)模投資的決定,依然讓人覺得有些倉促。孫英權稱這是“最快速的1億美元決策”。三星有這樣做的緊迫理由。即使三星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視和移動設備制造商,但在很大程度上其依然是個迷。大多數人無法告訴你三星的具體業(yè)務,其高管團隊中沒有像蘋果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或Facebook創(chuàng)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這樣家喻戶曉的名字。走在美國街頭上,隨便問科技工人三星CEO是誰,他們可能都會覺得茫然。
而在硅谷,無論是隨機會議還是街頭偶遇,無論是餐館或是旅途,處處都可能達成協議,三星似乎已經失去行動力。與此同時,作為三星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蘋果正在加州庫比蒂諾建造占地26萬平方米的新總部,以便將其員工與合作伙伴聚集到一個屋檐下,增加他們“不期而遇”的幾率,喬布斯認為這是成功的關鍵。
三星在硅谷投資有其必要性。投資硅谷意味著三星可以網羅當地人才,加強與風險投資人、企業(yè)家、合作伙伴以及初創(chuàng)企業(yè)接觸,以此為三星處于困境中的軟件和服務部門尋求創(chuàng)新。對于孫英權和其他硅谷高管來說,這也是改變公司心態(tài)的良機。在那些沒有失敗烙印的地方建立商鋪,他們更愿意在非韓國企業(yè)文化氛圍中試驗運行。孫英權在硅谷門羅公園沙丘路辦公室中接受采訪時說:“授權真的非常簡單,我們能看到韓國無法看到的東西!”
到目前為止,三星在其開發(fā)者大會上已經收獲了一些成功。三星開發(fā)者大會于周二在舊金山開始,為期3天的會議已經連續(xù)第二年在舊金山舉行,蘋果與谷歌(微博)也曾在同一個會場舉行年度開發(fā)者大會。三星的目的是在應用開發(fā)者中獲得支持,讓他們?yōu)閷iT給三星設備開發(fā)應用感到驕傲和自豪。
三星沒有透露將有多少開發(fā)者參加會議,但去年有1300人參加。許多合作伙伴熱衷于與三星探討些他們正在從事的工作,對三星推出的許多新硬件予以稱贊,對三星設備吸引的用戶數量增長感到期待。與此同時,其他人認為三星依然需要解決如何能與硅谷保持一致步調的方案,即使這種方案很難獲得三星韓國母公司贊同。硅谷風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創(chuàng)始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說:“要想成為三星重要伙伴,你必須去韓國。”
三星與硅谷的不解之緣
談及三星與硅谷的關系,你會驚訝于兩者實際上的淵源。大約30多年前,三星就已經在舊金山灣區(qū)設置辦事處,進行顯示器、半導體的研發(fā)與銷售。在過去幾年中,三星不斷加強在硅谷業(yè)務。從明年夏季開始,三星的零部件業(yè)務將搬到加州圣何塞占地10萬平方米的總部中,那里距離蘋果總部約20公里。專注于軟件、用戶體驗以及服務的三星美國研究中心(Samsung Research America),今年正遷入山景城3.6萬平方米的研發(fā)實驗室,那里距離谷歌總部約5公里。
三星還在大舉招聘人才,增加硬件、軟件以及服務部門專業(yè)知識儲備。三星目前在硅谷有4000名雇員,比2年前增加30%。盡管與全世界80個國家總共28.6萬名三星員工相比,這一比例很小,但其已經超過熱門初創(chuàng)企業(yè)AirBNB、Dropbox、Pinterest以及Uber全球員工總和。
孫英權預測,在未來5年中,三星將成為硅谷中雇員人數最多的10大公司之一,甚至進入前五。這將包括舊金山灣區(qū)所有科技公司,包括蘋果、思科、谷歌以及洛克希德·馬丁等科技巨頭。
許多三星新招聘的人才都被分配到四個行業(yè),包括孫英權的戰(zhàn)略創(chuàng)新中心(SSIC,尋求新技術、合作伙伴以及硬件投資,通常著眼于長期觀點)、三星美國設計中心(SDA,建造三星最華麗的新產品,包括Gear Fit以及曲面Gear S智能手表)、開放創(chuàng)新中心(OIC,運行加速器、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并購和投資專注軟件與服務的初創(chuàng)公司)、美國媒體解決方案中心(MSCA,為三星設備建造軟件和服務,為公司產品開發(fā)應用的軟件開發(fā)商合作)。
三星硅谷加速器主管瓦萊麗·凱茜(Valerie Casey)說:“我們正嘗試改變,讓三星變得更靈活、敏捷、更多關注消費者,專注于軟件和服務。”
成功與掙扎
過去2年創(chuàng)建的新企業(yè)中,有許多取得初步成功。它們包括引入新的布滿傳感器的可穿戴設計,與廣受歡迎的應用開發(fā)者建立合作關系,并購類似智能家居SmartThings這樣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等。SmartThings8月份被OIC并購,其有望在三星智能家居和互聯設備計劃中發(fā)揮重要作用。SmartThings的CEO亞歷克斯·霍金森(Alex Hawkinson)說:“我們已經看到,三星在硬件方面表現非常棒。但它們還未能與軟件與服務完美融合,而這正是我們的重點。”
OIC曾組織“公路旅行”,即三星高管訪問舊金山灣區(qū),硅谷公司訪問韓國,這有助于讓三星更接近那些科技巨頭,比如風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社交網絡巨人Facebook、在線雜志應用Flipboard等。Flipboard首席技術官埃里克·馮(Eric Feng)說:“一對一的機會是無價的。”
其他與OIC合作的公司也對OIC的能力贊嘆不已,并與三星總部高管舉行會談,以更深入地了解這個龐然大物。曾與OIC存在合作關系的一人稱:“它們帶領你在硅谷大公司中暢游。”
但是這個過程中也存在挫折。MSCA開發(fā)的一些應用被視為缺乏光澤,許多合作伙伴稱他們依然對應與三星中哪位負責人聯系感到困惑。三星的硅谷業(yè)務已經重組,最終決策總要提交給韓國總部。這令美國的三星雇員以及與三星合作的公司感到沮喪。
其他合作伙伴還抱怨存在文化誤解、韓國三星項目經理不合理的預期、尋求三星幫助時缺少結果等。一些應用開發(fā)者已經通過與三星合作獲益,但其他以前與三星合作過的人稱,他們在獲得三星項目資源前通常更審慎。至少有一名開發(fā)者稱,他的公司再也不會與三星合作。他說:“在開發(fā)過程中,我們感覺一旦移交到韓方,就會缺少支持、缺少理解、傲慢自大,我們不需要他們。”
MSCA與OIC正嘗試交叉處理三星業(yè)務,但它們很難打破公司傳統壁障。觀察家稱,三星電視業(yè)務在移動方面的進展依然不盡人意,三星已經開始放棄創(chuàng)建自己的軟件和服務,轉而使用著名開發(fā)商為谷歌開發(fā)的程序或應用。在過去一年中,三星推出的多款應用都已經夭折,包括My Magazine、Samsung Books以及三星視頻與媒體中心等。
負責合作關系的OIC副總裁馬克·謝多夫(Marc Shedroff)說,將三星不同部門整合起來有助于解決復雜問題。他說:“已經有產品證明這樣一個命題:軟件應該適合所有設備。”謝多夫舉例稱,MSCA研發(fā)的Milk Music應用可在智能手機、電視、可穿戴設備、SmartThings等三星設備應用以及其他Android產品上運行,還可以在蘋果iOS應用以及微軟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上運行。
漫漫長路
三星正在改變之中,一些合作伙伴稱,硅谷可能逐漸影響到三星,而三星也正影響著硅谷。Facebook商業(yè)開發(fā)副總裁約翰·拉杰靈(John Lagerling)說:“實際上,我們從三星身上學到很多。除了更多商業(yè)經營經驗外,還需要下更大膽的賭注。”問題是,三星的獻身精神是否能對硅谷產生真正的長期影響,這是否屬于“缺乏實質內容的盛大表演”(dog and pony show)。
三星誓言,其投身硅谷并非短期行為。孫英權說,舊金山灣區(qū)將依然是三星創(chuàng)新科技發(fā)展與生態(tài)系統研發(fā)的中心。在未來5年內,三星可能可能在美國運營其業(yè)務,而不再將重大決策反饋回韓國。孫英權稱,這意味著他們的NDA發(fā)生變化。
對于三星來說,要成為谷歌、蘋果那樣的硅谷同義詞并不容易。這其中存在文化與地理問題,在公司如何運營方面缺少理解。實際上,三星有非常復雜的組織結構,它有三位CEO,權五鉉批準孫英權的投資、負責監(jiān)督其他CEO以及三星零部件業(yè)務,申宗鈞(JK Shin)負責移動業(yè)務,尹富根(YoonBoo-keun)則是三星消費電子部門主管。
一天業(yè)務結束后,三星依然是一個保守的家族式組織,盡管韓國20%收入來自三星。雖然三星竭力在硅谷擴張,但舊金山灣區(qū)依然是蘋果的后院。如果蘋果登高一呼,應用開放商幾乎不可能放棄蘋果轉投三星。這種情緒在中國商家中也日益明顯,他們愿意減少銷售三星產品,更喜歡銷售蘋果產品。三星也掙扎于開發(fā)消費者廣泛使用的應用和服務,比如寄希望于取代谷歌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的Tizen,在智能手機領域幾乎沒有成功希望。
現在就認定三星的硅谷戰(zhàn)略將會取得成功還為時過早,但三星知道其不能后退。至少,能在三星大部分設備上運行的Android操作系統正在舊金山灣區(qū)被廣泛開發(fā),智能手機用戶使用的大多數應用也是如此。一名在硅谷有影響力的科技公司高管稱:“他們的命運取決于硅谷將何去何從,為此他們不得竭力接近硅谷。”(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