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Sun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顏維倫博士
  
   1988年加盟Sun公司前,顏博士參與創(chuàng)辦研制微型超級計算機的企業(yè)Cydrome公司,是該公司的共同創(chuàng)辦人之一,并擔任硬件開發(fā)總監(jiān)。此前,顏博士曾在IBM公司和TRW公司任職,分別從事制造業(yè)自動化研究和高級處理器開發(fā)等工作。
  
    顏博士曾于1973年獲得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學位,其后于1980年獲得美國伊利諾斯州大學鄂巴那-香檳分校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并于1993年完成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綜合管理課程。還擁有三項美國專利。 
  
    主持人:各位網(wǎng)友大家下午好,我們歡迎各位進入新浪嘉賓聊天室,今天的話題可能會偏向技術一點,我們會談一談服務器,談一談網(wǎng)絡計算。先讓我們介紹一下今天的嘉賓,也是服務器的專家,也是Sun公司的全球副總裁顏維倫博士,先請顏博士跟大家打個招呼。
  
    顏維倫:各位觀眾好,我叫顏維倫,我在Sun公司里面是負責研發(fā)Sun的處理器,還有用這個處理器做出來的系統(tǒng),還包括我們?yōu)殡娦牌髽I(yè),特別優(yōu)化的一個服務器系列。
  
    華人在硅谷占了重要地位
  
    主持人:顏博士可能將我們要談的主題簡單提了一下這個服務器,各位網(wǎng)友除了電腦參與,還可以通過手機訪問新浪網(wǎng),在移動中關注聊天的全過程,手機新浪網(wǎng)的網(wǎng)址是3g.sina.com.cn,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表達一下歉意,原計劃新浪CTO李嵩波要和顏博士一起聊一聊,由于一個臨時的會議,李嵩波先生不得不改變一下這個計劃,不能參與,我們表示歉意,在您的簡歷中我們看到,您是目前Sun公司目前是最高級別的杰出的華裔員工,你在Sun多長時間?
  
    顏維倫:我是1988年加入Sun,到現(xiàn)在17年7個月。
  
    主持人:在此之前,您是一直在一個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還是一個怎么樣的過程?
  
    顏維倫:我1980年拿到學位以后,先在來家公司各做兩年,包括IBM,IBM的研究機構,在1984年,我跟幾個朋友,在硅谷創(chuàng)了一個做迷你超級電腦的公司,做了四年半,不過四年半沒有成功,所以在1988年10月的時候加入Sun公司。
  
    主持人:我們經(jīng)常采訪當中,我們聽到這樣一句話,就是華人在跨國公司的研發(fā)過程中占有非常重的比重,甚至有的重要的項目中如果沒有華人的話,成功的概率比較低一些,我不知道您在硅谷,在Sun公司這么長時間當中,對這句話有沒有自己的體會?
  
    顏維倫:華人一般來講素質(zhì)很高,而且華人一般來講,所以在硅谷很多的研發(fā)專案里面,華人的確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因為硅谷華人也很多,幾乎所有的專案里面都有華人參與,也很難說,一定非得有華人參與才會成功這樣的講法,但是華人的能力是很受肯定的。
  
    主持人:從您的角度看,您覺得華人在Sun的研發(fā)體系中,他們的比重,他們的貢獻量大概有多少?
  
    顏維倫:我的單位有大概三千人左右,我想里面大概有30%左右都有華人。所以,占的比例相當高。
  
    SUN為什么推綠色計算?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顏博士的簡歷是負責擴展升級的事業(yè)部,你負責吞吐量的責任,我不知道這個部門在Sun公司是什么地位?
  
    顏維倫:這是Sun公司在過去四年來全力投入的一個新的方向,大家也曉得,因為我們在.COM,在98、99,2000年的時候,Sun公司的服務器在網(wǎng)絡運用上用得很廣,但是那個過程中間,我們體驗到一樣事情,就是說,用傳統(tǒng)的處理器做的服務器啊,其實傳統(tǒng)的處理器,幾乎都是二、三十年前,因為個人電腦或者工作站的需求所研發(fā)出來的處理器。它的著眼點是我怎么樣做一樣工作,做得越快越好,隨著時鐘頻率不停地提升,其實我們到了2000年左右就發(fā)現(xiàn),有很多很多的工作,一樣工作來講,已經(jīng)非常非常好了,可是呢,時代的需求,在運算方面呢,對所有的使用者,對公司的CRO來講,挑戰(zhàn)已經(jīng)往往不是說,我對一樣事情做得更快,而是我很大的吞吐量,我怎么樣滿足這個需求,譬如說,在9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的時候,一家銀行要推廣在線上的銀行存儲的需求的話,他必須能夠滿足當一個用戶把他的滑鼠一按,要有一個反應,要沒有辦法達到那么快的一個反應的話,用戶會不耐煩,他會跑到別的網(wǎng)站,或者別的銀行家的網(wǎng)站里去。
  
    可是到2000年左右,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隨著處理器或者服務器本身的性能的提升,已經(jīng)不是問題了,可是問題轉換成什么呢?你一旦提供了線上的存儲服務以后,早上十點,十一點,一萬人,十萬人同時點他們的滑鼠,你是不是同時對一萬個用戶,同樣提供那么短的反應的時間呢,這變成一個新的挑戰(zhàn),這個新的挑戰(zhàn)呢,實際上是一種吞吐量的挑戰(zhàn)。
  
    所以我們Sun公司在2002年左右的時候,就覺得,針對于網(wǎng)絡上面的經(jīng)濟,網(wǎng)絡上的運算已經(jīng)到達一個,我們必須重新考量,重新設計處理器里面的建筑架構,應該做一樣什么樣最好的安排。
  
    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就在積極研發(fā)新的一個時代的處理器,所以像我們過去幾個月談的很多的Sun最新推出來的八個運算核心的我們叫做Sun UltraSparc T1的處理器,它就是完全針對網(wǎng)絡經(jīng)濟設計出來的,果然不出我們設計的預料,我們產(chǎn)品出來以后,表現(xiàn)出來的性能和舊式處理器有相當大的差別,還有一個很好的副產(chǎn)品,不但性能提高很多,這個很多不是20%,30%,我講的是三倍,四倍,六倍這樣的性能。
  
    另一方面你設計的好的話,你該有的它都做了,就是這個處理器,該做的它都做了,沒有必要的東西他統(tǒng)統(tǒng)丟掉,他統(tǒng)統(tǒng)不去做,這樣另外有一個副產(chǎn)品的好處,他很省電,這是一個相對的觀念,省電就是說,你把電拿來完全不做浪費,你拿多少電就做多少的事情,所以我們新出來的處理器,一方面性能讓人印象非常的深刻,相對之下它的耗電量,他在所有的處理器里面是相當經(jīng)濟的一種,所以他現(xiàn)在在市場上非常大的需求,印象深刻的兩點,就是他性能的表現(xiàn),和電的節(jié)省。
  
    主持人:你提出的是在Sun綠色的主要的原因是這樣的嗎?
  
    顏維倫:對,隨著我們在網(wǎng)絡運算方面的經(jīng)驗,同時看到我們的一些大型客戶,他們服務器數(shù)量成幾何級數(shù)的增加,如果說想說一臺服務器,兩臺服務器,每臺服務器多消耗一兩百瓦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像一些大型的公司,比如像新浪也好,如果你用上幾百臺、幾千臺的話,每一臺消耗一兩百瓦的話,就是相當可觀的數(shù)量,我們在2002年初期的時候就預期這個使用的能源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因為,網(wǎng)絡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很有意思的東西,如果你把網(wǎng)絡上的數(shù)量加倍的話,你對運算的需求不止是加倍,他變成四倍,因為你網(wǎng)絡上的人他彼此互動,上面使用的人數(shù),使用用戶的數(shù)量增加的話,他彼此之間的互動,他運算會成為一個幾何級數(shù)的增加,所以他發(fā)下去是對電能相當可怕的事情。
  
    大家也曉得世界上的能源他的來源是有一定的數(shù)量的,再加上各地的電力的結構,他所能夠在短期之內(nèi)達到的需求也有限制在里面??墒墙裉祀S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通行,越來越多的經(jīng)濟的行為,包括一些很傳統(tǒng)的經(jīng)濟行為,也都開始和網(wǎng)絡連接有關系了。相應之下,整個人類的社會在IT的設備方面所消耗的功能,所占的比例已經(jīng)越來越增加,所以在這個前提下,Sun公司也覺得IT業(yè)本身他應該體驗到這種危機,如果說危機是一個適當?shù)淖值脑?,率先的從設計的眼光,從使用的眼光,不光是電能,包括產(chǎn)品回收,包括它所造成的種種環(huán)境的問題,我們都應該負擔起這個責任來。這也就是說Sun對綠色運算環(huán)境的一個主要的一個原因在這里。
  
    主持人:我是這樣理解的,如果要是撇開這些技術數(shù)據(jù)不去談的話,他可能在幾個詞會體現(xiàn),第一個省電,第二他所占的空間比較少,他對自己該干什么會有一個明晰的判斷,是不是這樣理解的?
  
    顏維倫:像省電,占的空間小,這是直接對客戶造成影響的一個東西,服務器本來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說他自己能夠,如果說有一些硬件,損壞的話,它能夠自己想辦法,自己來排除這方面的故障,等于是降低使用人的操作的復雜性,這方面,他會隨著研發(fā)不停地進展。
  
    對環(huán)境來講的話,一般現(xiàn)在的話,還是針對電能、空間,還有他的使用的材料里面會不會排除一些毒性的,比如說鉛啊,這些物質(zhì)在里面。
  
    服務器采用自有處理器
  
    主持人:我想顏博士,能不能告訴我們一些數(shù)據(jù),他節(jié)省的電,比如像上一個產(chǎn)品,節(jié)省了多少,他的性能提升了多少,節(jié)省了多少?
  
    顏維倫:比如我們新推出來的,八個核心做的服務器Sun UltraSparc T1,現(xiàn)在有兩個版本,一個T1000,一有十分之三英寸之高,那個服務器的話,一般來講,他所消耗的公里大概在180瓦左右,同樣的一個服務器,如果到別家廠商的話,很容易的300到500瓦左右,這光是看它的大小,實際上跑起應用來的話,180瓦的最省電的這個箱子,往往他的功能還是300到500瓦的好幾倍,所以他是這樣子來比較。
  
    所以對客戶來講的話,他不但說一個箱子換另外一個箱子他節(jié)省了200、300瓦的功率,實際長他不是一對一,可能是180瓦的箱子取代了三四個四五個的箱子,有時候他省電會省點10倍左右。
  
    主持人:10倍應該是很大的數(shù)字了。
  
    顏維倫:舉一個另外的例子,我有一個同事在硅谷,他用xeon做的1000臺做的視窗的服務器,我們就跟他算,他每一個現(xiàn)有的服務器,每一個是585瓦,他總共有1000臺,然后這家公司他經(jīng)過幾年累計的運營他得到一個結論,他把電費,冷氣費,冷氣維修工資統(tǒng)統(tǒng)算在里面,他的IT的設備,每一千瓦,每一個月,會花這個公司125美元,如果你用他的數(shù)據(jù),乘以他一千臺,三年的時間,差不多是一個生命周期,光是來跑他這一千架服務器,要花他美金260萬左右,這還不包括其他人員的訓練,零件,都不包括,只是說電力冷氣這一方面,要花260萬美元,在評估以后,我們在把他提供的總的吞吐量,他可以用T1000來取代,每一個是180瓦,每千瓦125元來算,整個起來,400臺我們T1000一年算下來,花30萬美金就可以來操作,要用他那一千臺,是260萬,中間的差額是美金230萬,當初他這個客戶完全不考慮定單就下來,為什么?中間光省下來的差額,就可以買全新的T1000還有剩余。
  
    這可以明顯的顯示出來,因為這個能源的價格高,因為使用的電力的關系,在IT方面,人的注意力,開始主要移轉說,一開始采購的費用,不見得是一個最重要的考量的因素,而是說你日后運營商要花的錢,有的時候開玩笑說,你的大房子你可能買的起,你住不起,因為你住進去以后,你電燈,水,這些應用,這些花費,你可能買得起,用不起,我講的情況,幾乎是同樣的情況。
  
    主持人:我還看到,你還負責Sun的微處理器的業(yè)務,這些產(chǎn)品也是采用自己的芯片嗎?
  
    顏維倫:對,Sun公司從1986到1987年開始,在那之前,Sun是用摩托羅拉的微處理器,在86年的時候在微處理器起了一個革命性的發(fā)展,加州理工大學,有一個專家提出一個理念叫做什么呢,他的理念很簡單,你的微處理你越做越負責,你最好把他的制訂架構把它簡化,簡化以后你跑的速度比較快,可能你做出來的事情反而更多,有的時候是違反人的直覺的一個想法,你把事情簡化,你反而可能整體做得比較快,但是因為那個理念非常具有革命性。
  
    所以在87年左右,在微處理器行業(yè),就出現(xiàn)了好幾個,根據(jù)這個理念所研發(fā)出來的處理器,當時兩個最有名的,一個就是mips,另外一個就是Sun的Sparc處理器,所以Sun從87年開始就開始研發(fā)自己的微處理器,當時一下性能就有很大的部分提升,到現(xiàn)在十幾年來,Sun就一直保持著他研發(fā)微處理器的能力,這業(yè)提供了它,不必去依賴,像英特爾,像AMD這樣的公司,Sun可是掌握他自己的命運,這是一個關系。
  
    Sun在三年前開始就進入了X86的市場,我們也引進了這樣的服務器,我們在市場上做好的最好的AMD的服務器,我們在那方面的業(yè)務也增長的非常的快,我們還是維持在Sparc 這樣的研發(fā)的能力,這樣可以讓我們做更深的創(chuàng)新,UltraSparc T1是一個很好例子,當我們觀察到網(wǎng)絡上新的運算模式改了以后,我們想去做不同的優(yōu)化,我們就可以馬上進行,而不需要到英特爾,AMD去游說,希望他們做出我們想要做的微處理器,那個很難,每家公司有每家公司自己的業(yè)務的優(yōu)先次序。
  
    所以我們一方面,當市場上有好的優(yōu)的處理器,我們可以采取,另一方面我們也是保持自己的一個能力,我們覺得這樣的話,對Sun的處境是一個最好的一個選擇,相較于我們的一些競爭者,他完全仰賴,或者英特爾,AMD供給他們的處理器,Sun自己的命運的掌握會強的多。
    
  與老對手IBM、惠普希競爭激烈
  
    主持人:對于Sun公司來,外界有兩個直觀的觀點。第一個是Sun是一個技術的公司,第二他與IBM,和惠普的競爭非常的激烈,在我們談的新的技術,這個機構,我們在接下來的市場當中,我們會怎么樣去和你的老對手IBM,惠普去競爭,你有甚么好的想法。
  
    顏維倫:你講的不錯,Sun從82年創(chuàng)公司以來,對技術是非常的執(zhí)著,是我們的文化遺傳因子的一部分,我們的競爭對手,IBM也好,惠普也好,對是歷史相當悠久,而且名譽很卓著的公司,他們也他們強的公司,比如說IBM在全球有一個大的維修的團隊,他的強大不是Sun可以在短期就可以達到,再加上我們有我們的優(yōu)勢,我們在技術方面非常的執(zhí)著,所以Sun公司發(fā)展的方向,這一些年來一直是朝在,遇到客戶有的問題,遇到IT界遭遇的問題,與其說靠在維修的團隊,維護的團隊,來幫忙客戶解決問題,我們是希望說,技術制造出來的問題,讓技術自己來解決。
  
    所以我們希望說,能夠創(chuàng)新,開發(fā)出更新的技術,來提供給客戶,比如說,今天因為網(wǎng)絡各方面的發(fā)展,造成了網(wǎng)絡業(yè)界對吞吐量的一種需求,在這種情況之下,我覺得你們應該推出針對于處理高吞吐量的環(huán)境之下,他所需要的服務器和處理其,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有誕生了UltraSparc T1這樣的服務器,我們所走的方針,和惠普有不同考量的地方。
  
    主持人:比如在中國的高端的市場,其實也是IBM,惠普,Sun三家瓜分了很大的份額,在中國的市場上有甚么具體的舉措,我們來獲取更多的定單?
  
    顏維倫:我并不是在銷售這方面做,所以這方面我倒不敢講,我相信我們在中國這方面的銷售人員都很優(yōu)秀,所以我相信不管在什么情況,他們對爭取定單都會全力以赴去做。不過,因為Sun公司比起IBM,惠普也好,歷史要短很多,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也沒有歷史上的包袱,我們一般這樣子講,有些事情我們比較敢去做,比起這些歷史悠久的老公司,我們有的時候動作會比較快一點。
  
    譬如說,Sun今天他最主要的兩個智慧財產(chǎn)權,一個是操作系統(tǒng),另外一個是Sparc微處理器,這兩個重要的智慧的財產(chǎn)權,我們完全對外開放,我們提供給外界免費來使用,我們的Sparc在今年3月,也完全對外開放,我們把Sun UltraSparc T1整個邏輯設計公布在網(wǎng)站上面,同時我們業(yè)提供了很多的工具,他的模擬程式,他的測試所需要的一些工具,我們也公布在網(wǎng)上。
  
    Sun的著眼點就是說我們是能夠跟整個社區(qū),跟外界分享這些技術,共同的把,等于是人類在IT這方面的領域再往前推廣。相形之下,有的時候我們對真正賺錢,一分一毛賺錢的著眼點,可能沒有這些百年老店的這么執(zhí)著,Sun多多少少在各方面,除了做業(yè)務以外,還是帶著某種的理想主義在里面,不過這個也給Sun一直維持了相當大的活力,而且對研發(fā)人員提供了更大一點的空間,讓他們能夠做一些,有的時候想起來是,不太容易想象的事情。
  
    譬如說我們在95年推出Java這個語言程式,最主要的一個著眼點,也是希望大家能夠分享這個IT的成功,其實整個Java的著眼點,不是在Sun的機器就可以轉,他寫出來的程式在任何的廠家的服務器都可以跑,是公平的開放試的競爭,和微軟造成的一些想法是完全不同。
  
    主持人:我可能要鉆牛角尖了。顏博士,有一些話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實際上Sun在市場上能力可能要稍遜色于IBM、惠普,這這樣的公司,可能在技術上要勝一些。
  
    顏維倫:你這樣說的話,我想我有一些同仁不太同意。
  
    主持人:比如你身邊的同事。
  
    顏維倫:我的想法倒不是這樣的,Sun的想法,第一個他比較著重于長期。同時,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它是希望自己能夠不停的研發(fā)出更新的技術,然后走在同業(yè)的前端,靠這個和人家競爭,比較一些比較傳統(tǒng)性的公司,他們在比較傳統(tǒng)性的一些做廣告業(yè)好,行銷技術來講,Sun在那方面可能下功夫比較少,所以有的時候會顯得Sun比較不會賺錢。我想每家公司文化差異也就在這各方面。
  
    主持人:顏博士也提到Java這個技術。網(wǎng)友問Java這個技術,在中國市場好象并沒有像海外市場那么的廣泛的接受和采用,不知道顏博士你額對這個有甚么看法?
  
    顏維倫:這個我很抱歉,據(jù)我所曉得,我倒不曉得Java在中國和臺灣市場上有甚么差別在里面,其實Java他的普及程度,已經(jīng)達到幾乎是不容置疑的環(huán)境,今天所有的手機,全世界所有的手機里面,都有我們的Java執(zhí)照在里面,真正細分到他在中國市場,跟在臺灣市場上有甚么不同,這個我不太清楚了。
  
    新CEO很年輕 帶來不同色彩
  
    主持人:您剛才其實在談話當中也用了一句話,Sun其實在某些領域是比較敢去做的,Sun在敢這個里面,Sun的前CEO,業(yè)內(nèi)給他一個叫大嘴的稱號,給大家?guī)淼挠∠笠灿幸恍┢渌氖虑榱耍遣皇羌夹g上敢投入?
  
    顏維倫:也許有關系,你比如說大嘴巴也好,其實我對他非常的尊重,他有的時候開玩笑,他說我們公司小,我們的廣告經(jīng)費不夠多,所以他有的時候,要大嘴巴制造一些新聞啊,等于無形之中免費替Sun公司作了一些廣告,當然他也有他個人的理念,他對一壟斷的技術的行為他個人不太贊同。
  
    我想敢做這方面,其實是一個文化,公司本身的文化關系,譬如說,我們今年3月公布的Solaris其實不光是,看起來好象我們隨著軟件,隨著操縱系統(tǒng),隨著它來做,可是你如果仔細的看起來,Sun UltraSparc T1 是第一個在網(wǎng)絡上公布它設計邏輯的微處理器。其實我們公布出來,除了說,這樣子讓大家分享,不但是分享微處理器到底邏輯該怎么樣設計,多個核心的微處理的系數(shù)的架構以外,其實也是我們信心的一種展示,其實微處理器就像人的大腦一樣,他要應付各式各樣的情況,而他不容許有任何方面細節(jié)的差錯,如果你敢于把你的設計公布在網(wǎng)站上,也等于說我們有非常非常強的信心,我們的處理器他設計可以說,非常的精確,非常的經(jīng)得起考驗,這個也是一種相當大膽的行為,
  
    因為開放硬件,比起開放軟件有他的高風險在,開放的軟件以后,如果說是人家發(fā)現(xiàn)有什么瑕疵的話,你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補丁,所以大家把補丁裝上去也就沒問題了。硬件的話,你一旦市場上有幾千、幾萬、幾十萬的話,你如果發(fā)現(xiàn)瑕疵的話,你不僅僅是提供一個補丁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如果你要開放硬件的話,你設計本身要非常非常的高品質(zhì),這樣才經(jīng)得起考驗,可是Sun也做了。我們從三月推出以后到現(xiàn)在兩個多月,全世界的反應非常非常的好。全世界有將近60個國家都有人下載我們的開放的Sun UltraSparc T1邏輯設計。
  
    全世界有超過75個大學有有研究人員,學生學者下載我們的設計,我們收到的反應非常非常的熱烈。
  
    網(wǎng)友:如此大的開元和開放模式,無疑對Sun的開發(fā)商有利的,對于系統(tǒng)的安全性,似乎也有問題,Sun在防范黑客攻擊方面是不是有自己的一些考慮?
  
    顏維倫:其實這個問題,并不見得是在這種情況下,據(jù)我曉得,注意到過去幾年,LINX系統(tǒng)開放以后,在這個問題上有很多的爭論,有人說,因為開放了它在安全性方面產(chǎn)生了問題,這樣黑客看到的話,他就會曉得怎么樣來攻擊他,但是有人反駁說,因為你一旦開放了,人家看到有什么弱點,有人會想到補墻的辦法,把他做的安全性更高,其實我覺得兩樣都對。
  
    所以,放到Sun的公司情況之下的話,我們也相信,一方面我們有足夠的信心,我們的東西經(jīng)得起考驗,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說真的有這種瑕疵的地方,或者弱點的地方存在的話,有黑客,也就也有,我不曉得黑客的反面怎么講,或者正義之勢吧,他們會提供一些改進的方言,據(jù)我曉得,我們的?從去年秋天正式開放以后,去年6月正式開放以后,到現(xiàn)在不到一年德時間,我們已經(jīng)收到大概70多個改進的方案,從Sun以外的一些人所提出,給Sun建議這樣會更好。
  
    主持人:70多個你全都采用了嗎?
  
    顏維倫:這個我不太清楚,我主要是硬件這方面,我聽他們在傳播的部門說,他們已經(jīng)收到70多個改進的方案,我相信有若干已經(jīng)被采用,但是另一方面的很可能種種的原因,他們不便于采用,可能和一些改進的方案,在某些方面改進的話,可能在其他的操作系統(tǒng)會有一些影響,我們沒有說不采用,可能我有另一面的細節(jié)。
  
    主持人:我們之前提到前CEO麥克尼利先生,媒體說,麥克尼利時代已經(jīng)落幕,新CEO上來了,我也很想問一下,新CEO的變化,他在這段時間他跟Sun公司帶來了哪些的變化,我想從兩各方面,在研發(fā)方面有沒有方向的調(diào)整,和輕重的變化,還有銷售的方面有沒有一些新的變化,或者說一些亮點?
  
    顏維倫:我們新的CEO今年才是40歲,或者說更年輕的時代,也是一個新的博客,我想這個新浪聽起來也是非常的高興。
  
    主持人:我們也很高興邀請他來新浪來開自己的博客。
  
    顏維倫:我覺得也是很好的事情。新的CEO,他相信對這一撥,有人叫做WEB2.0,他覺得這一撥起來以后,他很可能比5、6年的.COM更大,經(jīng)過5、6年的經(jīng)歷以后,有一些人對網(wǎng)絡部實在有一些幻想,另一方面第一撥有一些營業(yè)的模式也不夠成熟,可是經(jīng)過.COM崩潰以后,生存下來的公司,他們都找到了能夠盈利,能夠獲利的一些新的方式,像百度,雅虎,像Google現(xiàn)在賺錢賺得很厲害。
  
    另一方面,用戶他們對網(wǎng)絡的認識也比以前要成熟很多,而在這個同時呢,不管你.COM崩潰也好,沒崩潰也好,全球聯(lián)上互聯(lián)網(wǎng)的人數(shù)還在不停的增加,像我們現(xiàn)在講話,每一個星期,每一個禮拜,全球還有300萬的新的用戶接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所以你這個用戶的數(shù)量,比起第一撥,增加相當?shù)亩?,所以我們新的CEO,他其實還沒有到現(xiàn)在上臺,他在兩年前當COO的時候,共在公司大力的推廣,我們新的產(chǎn)品,X86,新的軟件,都是針對WEB2.0的方向在積極的進行,其實Sun一開始就是從網(wǎng)絡的運算的開始的起點,我們想說,網(wǎng)絡就是計算機,所以怎么樣在網(wǎng)絡上提供最有效能的運算平臺,一直是Sun公司的最主要的使命,所以我想隨著時間進展,大家可以看出來,我們新的CEO在這方面的執(zhí)著他的執(zhí)著,我想比麥克尼尼先生還要更強烈。
  
    而我們也了解到,就是說,這個需要一些時間,今天在從事WEB2.0版本這些公司,像雅虎,Google他們都已經(jīng)是相當有規(guī)模的。
  
    主持人:是的。
  
    顏維倫:但是同時還有更大數(shù)量的很多小型的公司在開始進入這個行業(yè),或者到線上的游戲這些有很多的公司,還在開始的階段,所以Sun的眼光按是放在比較長期。
  
    當然了,為了滿足投資的大眾的需求,我們有這個義務,有這個責任,把Sun公司很快地推到,能夠很獲利的階段。從最近幾個季度,我們每個季度都有相當大的進展,可是另一方面呢,我們并不是完全著眼點,就是說馬上的短期之內(nèi)的獲利,我們很希望把Sun轉型成,在WEB2.0技術上最據(jù)領導地位的一個公司,這是我們公司在各方面,從服務器也好,甚至于到儲存裝置也好,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指導方針。
  
   WEB2.0是Sun要抓住的重要的機會
  
    主持人:我又聽到熟悉的WEB2.0這個詞,時間接近尾聲,我們想用最后一個網(wǎng)友的問題來結束這場訪談,顏博士談到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或者Sun需要轉變的,WEB2.0是Sun要抓住的重要的機會。
  
    網(wǎng)友:有沒有計劃針對家庭這個市場,推出家庭服務器。
  
    主持人:我想他理解的WEB2.0是一個個人時代的到來,有沒有這樣計劃?
  
    顏維倫:因為WEB2.0還是很新,還是高度演化的趨向。
  
    主持人:但是個人的時代是越來越濃厚的時代。
  
    顏維倫:比如BLOG,現(xiàn)在談博客是一個非常演化的出版的形式,不像以前,你要出版,非得經(jīng)過出版社,出版公司,經(jīng)過某些環(huán)節(jié),你才能夠出版一本書,或者出版一些言論,今天任何人都可以BLOG,任何人都可以在網(wǎng)絡上把自己的想法理念表達出來,所以這一方面,Sun覺得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指向,我們會積極參與。
  
    可是您剛才提到,家庭方面,這個就有一點,就是說屬于消費性,直接和消費者,消費電子這方面。嚴格講起來,Sun公司,從一開始做的等于給企業(yè),給網(wǎng)絡做的這種叫做服務器,我們并沒有介入在消費者直接向蘋果電腦、或者是微軟那樣子,直接和消費者做終端的消費者的電子產(chǎn)品,我相信我們在這方面,可能能力、知識也不夠。所以,我們目前并沒有說進入這個家庭這方面。我們跟一些伙伴,消費性的電子,從好萊塢的娛樂界,或者是像做一些消費電子,像三星,像一些其他的公司,都有相當?shù)暮献鞯年P系,但是我們自己并沒有打入這個家庭服務器這個計劃里面。
  
    主持人:謝謝顏博士,我們也要謝謝各位網(wǎng)友的參與,因為時間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問題,或者是顏博士提前說過的一些觀點,或者時間的關系,我們沒有辦法多來一一提給顏博士,向各位網(wǎng)友表示一些歉意,我們非常的感謝顏博士,服務器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些深奧的技術的問題,很難懂,在剛才的談話當中,顏博士以一些淺顯的話語來告訴一下大家服務器是一個怎么樣子,Sun未來會是什么樣子。
  
    顏維倫:今天非常容幸有這個機會,其實大家了解服務器最簡單的一個方面,網(wǎng)絡提供一個奇妙的空間,其實真正在網(wǎng)絡做事情的就是服務器,他是提供這些奇妙得最主要的支持平臺在里面。
  
    主持人:奇妙的網(wǎng)絡,奇妙的服務器,在這謝謝各位網(wǎng)友的參與,謝謝顏博士。
  
    顏維倫:謝謝。
  

分享到

多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