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I/O和WWDC之后,舊金山Moscone Center這兩日迎來今夏的第三場重頭戲,微軟Build大會。同樣是開發(fā)者大會,微軟收獲的媒體篇幅卻少得可憐;從前瞻到后續(xù)都是寥寥幾筆,跟先前的Google和蘋果形成鮮明對比。
好吧,我承認‘媒體’是這個世道里最勢利的群體,但是現(xiàn)在給微軟扣上一頂‘日薄西山’的帽子,仍然為時過早。兄弟們,請別忘了微軟仍是全球第四大企業(yè),市值也是緊隨Google之后(4. MSFT: $2869億;3. GOOG:$2899億;2. AAPL : $3737億)。這是小編第一次參加微軟Build,除了實地采訪 15+位開發(fā)者,我忍不住拿Build對比I/O和WWDC,有這樣幾個突出感受:
2
1)‘純粹的開發(fā)者’無處尋。雖說有6000+參會者,但絕大多數都是‘企業(yè)開發(fā)者’,以大公司派來的‘螺絲釘’為主,還有不少是做管理或者BD的(這可以理解,畢竟偏重企業(yè)級應用是微軟的傳統(tǒng)也是優(yōu)勢所在)。工作性質的緣故,他們中的大多數或者直接謝絕采訪,或者受訪時言論有所保留(小編這兩天碰的釘子比I/O和WWDC加起來都多)。
自由職業(yè)的開發(fā)者(Freelance或者小而美的自主開發(fā)團隊)幾乎是Build上的‘珍稀動物’。而后者卻是I/O和WWDC會上的主旋律,抓一把有一把,還都特健談,愿意出鏡,開發(fā)的產品以面向消費者為主。‘把零星散落的技術大拿凝聚到自己的開發(fā)陣營’,這招兒復活了蘋果也成就了Google。實地感受微軟Build之后,小編對蘋果(和Google)生態(tài)圈中煥發(fā)出的‘自由’和‘蓬勃’又多了份敬意。
1
2)“不為驚喜而來”。我采訪過的開發(fā)者多數表示,微軟在Build之前就已經把新品預熱得差不多了,比如Windows 8.1的預告幾周前就出來了;Project Spark早在幾周前的E3就亮過相了。不像蘋果和Google那樣吊足大家胃口,憋著在Keynote上‘Shock’(震動)大家,微軟是個不愛賣關子的公司。大伙兒基本都知道Keynote上會期待些什么,沒啥特別值得興奮的;參加Build是為親自上手感受和學習那些‘預發(fā)布’,也是為了跟其他開發(fā)者溝通和互動。
3)最熱烈的掌聲出現(xiàn)在‘開始鍵’回歸之后。除了支持3D打印和搜索英雄等新功能以外,Windows 8.1更像是Windows 8的糾錯版;微軟誠懇地聽取了大家的批評指教,讓Win 8.1以更靈活也更熟悉的面貌示人。鮑爾默宣布‘開始鍵’重新回到桌面引來全場歡呼和最熱烈的一輪掌聲,小編總覺得這中間夾雜著一點點的‘無奈’。改變大家習慣這事得慢慢來,‘太著急’只會弄巧成拙;微軟搞明白自己Win8的步子邁得過大,懂得及時縮回來也是種‘進步’。
1
4)“開發(fā)者、開發(fā)者、開發(fā)者”。 Keynote中著重針對開發(fā)者的Pitch環(huán)節(jié)所占比重很大(像是對Visual Studio的改進、能耗量變曲線、代碼調試系統(tǒng)的完善etc.), 讓在場的很多媒體朋友都快睡過去了。微軟在Keynote上,既想給媒體一個關于Win8.1的正式交代,又想把開發(fā)者也同時伺候舒服了;結果就是整個Keynote整得有點不倫不類。除了鮑爾默的出場片段,大家在其他環(huán)節(jié)都免不了走點神兒或者玩會兒手機。
5)從沒見過這么多Lumia同時出現(xiàn)。排隊中,聽會中,我觀察到大部分參會者都使用諾基亞Lumia,五顏六色的背殼很好辨認。愛瘋和安卓在Build上終于被‘邊緣了’,我采訪和拍照時掏出個iPhone都覺得自己是個異類。
1
面對不太配合的開發(fā)者們,我拋出了這樣幾個問題,下面是答復匯總。
Keynote中的最大亮點是什么?
• ‘跨設備無縫體驗’是當之無愧的亮點。微軟弄明白一件事,在可見的未來,‘多設備’的生活仍是主導(平板不會完全cannibalize掉PC);所以,微軟壓根沒想兜售‘One For All’的全能設備。此外,很多開發(fā)者還提到,微軟這種‘多設備間無縫銜接’的側重等于間接扶持了 ‘跨設備代碼共享’。對開發(fā)者來說,應用開發(fā)一次,所用到的代碼能被牽涉多次,效率之高深得人心。
1
• ‘必應’的新動靜讓開發(fā)者很買賬。
1. 融進Windows OS的必應智能搜索非常惹眼;有機整合了WEB搜索結果、PC程序中的鏈接以及WindowsStore的結果;搜一次就一網打盡了。
2. 多位開發(fā)者認為,必應的擬真3D地圖是可能威懾到Google的利器。
3. 全新的翻譯控制很強大;隨便弄個網頁截屏,它就能抓取有效信息,并馬上翻譯成目標文字。不少開發(fā)者都表示,這對于自己的應用是個很好的功能補充。
4. 他們還收到這樣的信號:‘必應’不再局限于搜索,微軟已經把它包裝成了一個智能平臺,并向開發(fā)者全面開放。
1
• Project Spark實在讓人興奮。你能想到啥,用手指頭畫出來甚至捏出來就行。不管是在PC還是平板上,你比劃兩下,游戲即刻生成;大沙發(fā)一坐,你可以馬上在XBox One上面體驗你剛剛設計的游戲。
0
• 微軟是個聽人勸的好孩子。多位受訪者覺得微軟很虛心地吸納了各方批評意見,努力讓Windows 8.1契合大家的胃口,‘開始按鈕’也回來了,啟動界面長啥樣也能遵循個人偏好了。之前從Win7到Win8步子邁太大扯著蛋那事兒,大家是不是可以放下了呢?
0
• 更快的發(fā)布周期。開發(fā)者對此表示很樂;以前Windows OS和Visual Studio的每個版本更新都得3年左右,現(xiàn)在改為6個月左右。微軟在努力追趕蘋果核谷歌的升級速度,這實在是必要之極!另外,‘App更新’終于變?yōu)樽詣?,再不會有惹人嫌的更新提示或者通知冒出來?Sweet!
• 牛掰的多屏顯示能力造福程序猿?,F(xiàn)在,多個應用可按照不同顯示比例共同呈現(xiàn)在同一屏幕上,提高了多任務處理的效率;再加上簡便的代碼調試系統(tǒng),詳細的應用能耗追蹤 etc. 受訪者表示他們的‘程序猿生活’一下子輕松多了。
• 微軟努力革新Windows OS的同時,沒有刻意跟傳統(tǒng)的臺式機體驗形成背離,這讓開發(fā)者感到欣慰。微軟很努力地將自己一貫統(tǒng)領的臺式機體驗與全新的Win8.1有機整合,集中發(fā)力在‘跨平臺無縫體驗’這一概念上。受訪者紛紛表示,這樣不失陣地的‘保守型創(chuàng)新’是微軟的明智選擇。
2)最讓你失望的地方?
好幾位開發(fā)者表示,沒有關于Windows Phone的更新信息,這讓人有些失望。余下的人覺得沒啥失望可言。
3)相比蘋果和Google,你認為微軟生態(tài)的優(yōu)勢何在?
0
• 走進家里客廳(說的是米國),微軟的軟件和服務隨隨便便就包圓兒了你目光所及的所有硬件,手機、平板、臺式、筆記本、超極本、電視和主機游戲。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哪家公司能跟微軟媲美;蘋果、Google或者索尼都沒微軟這么全面。
• 巨大的商務用戶群體。拋開那些新潮的互聯(lián)網公司不談,微軟的PC和其他軟件服務仍是企業(yè)級用戶的首選。
• 微軟的開發(fā)者平臺最完善、適用面也最廣(感謝微軟一直大手筆地為開發(fā)者砸錢)。對開發(fā)者來說,“我們只用適應一套‘流線型’的開發(fā)工具就能平趟各種設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xiàn)‘跨平臺代碼共享’,這種待遇Google跟蘋果都給不了”。
• 安卓跟iOS都‘心無旁騖’地充當著移動OS;像蘋果的iOS跟MAC OS就完全是兩碼事,你也根本很難想象MAC OS向移動身份轉型。但是微軟的Windows不一樣,Win Phone正努力成為一個full version(完整版本)的Windows,而不是個watered-down version (摻水份的版本) 。在理念上,這就比蘋果和Google都更先進了一步。隨著大家伙兒手機性能的不斷提升,未來的PC、智能機和平板都會擁有一樣的OS;MAC OS根本沒準備好邁這一步,反倒是更為touch-friendly(觸控友善)的Windows 8.1已經為自己全副武裝。
• “不是黑蘋果,但我不得不承認微軟提供給消費者的選擇比前者豐富太多了”。不管你有什么樣的需求或者有多少預算,都能在微軟家族找到一款心儀的產品。微軟產品在formfactor(硬件種類)上的多元化以及在價格檔位上的豐富度和也是別的平臺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