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92.8%安卓手機用戶在手機中存有隱私
報告數據顯示,92.8%用戶習慣將隱私存儲至智能手機中,74.1%存至臺式機或筆記本,U盤、移動硬盤、平板電腦存儲的隱私數據分別占到44.2%、30.7%、28.3%??梢娭悄苁謾C已成為承載人們隱私最多載體。
手機中的隱私可被隨時利用
DCCI 聯合360手機衛(wèi)士通過對1200個APP檢測發(fā)現:92%的安卓應用獲取了隱私權限。獲取1~5項隱私權限的APP占61.5%,獲取6~10項隱私權限的APP占26.2%,獲取隱私權限超過11項的應用占4.3%。多數安卓應用獲取隱私權限具有合理性,這些應用需要獲取隱私權限才能正常使用。
圖2: 92%安卓應用獲取隱私權限
安卓應用多數會獲取用戶隱私權限,其中,設備信息、用戶位置和WiFi權限這三項隱私內容位居前三。社交通訊類應用因自身特點所需的權限較為豐富,其中設備信息、位置和錄音權限是社交通訊類應用獲取最多的三大權限;生活購物類應用則會讀取位置信息;影音圖像類應用需讀取位置、發(fā)送短信;位置和短信類權限是游戲類APP獲取的重要權限;閱讀類應用為實現付費獲取發(fā)送短信權限。
應用越軌可致多種安全問題
毫無疑問,移動應用要求獲取必要的隱私權限有其合理性,比如:如果社交類應用不獲取您的位置信息就無法使用“附近的人”功能,如果不獲取您的通訊錄就不能方便地添加好友,支付類應用如果不讀取短信記錄就不能方便地填寫短信驗證碼。但是隱私權限越軌行為將會帶來多種風險。
隱私權限越軌行為指移動應用在自身功能不必需的情況下獲取隱私權限的行為。某些正版軟件或惡意軟件有意無意地獲取了和軟件自身功能不相關的權限,造成對隱私權限的“越軌”獲取,可能會帶來隱私竊取、惡意扣費、資費消耗、流量消耗、等安全問題。而隱私泄露是騷擾電話、垃圾短信、電話或網絡詐騙等危害的源頭。
手機用戶隱私保護習慣仍需培養(yǎng)
DCCI調查顯示:在安卓手機用戶中,安裝了手機安全軟件的用戶已高達88.1%。其中約50%的用戶從未使用過安全軟件的“隱私保護”和“隱私行為監(jiān)控”功能保護隱私,用戶的隱私保護習慣亟需培養(yǎng)。
圖3:手機用戶隱私保護習慣亟需培養(yǎng)
數據顯示,超7成用戶希望手機安全軟件管理隱私權限,手機安全軟件是用戶比較認可的手機隱私權限管理途徑。分別有57.7%和13.1%的用戶表示希望手機安全軟件幫助管理或全權管理自己的手機隱私權限。手機安全軟件作為用戶常用應用類型之一,對培養(yǎng)用戶的隱私安全意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