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塵功能一直是索尼Z系列招牌特性,索尼Z2的IP58級別防塵防水功能可以支持在1.5米的水下工作半小時,已經是目前最高防水級別。如果索尼Z3真的可以在2米深的額水下工作,則表示防水功能進的又一次突破。
Xperia Z系讓三防特性在智能手機上流行起來,而拍照功能也一直是坐擁Exmor RS影像傳感器、BIONZ圖像處理引擎和G鏡頭等數(shù)字影像領域硬通貨的索尼最引以為傲的特性之一。豐富的畫面或許暗示索尼Z3的拍照表現(xiàn)將在低光等環(huán)境下有更大突破。
三駕馬車:
對于索尼來說,傳感器、鏡頭、處理器這三方面的均衡優(yōu)勢一向是業(yè)界公認的。Exmor RS傳感器(IMX 240即屬于此系列)、G鏡頭、BIONZ影像處理器,三駕馬車構成Xperia系列智能手機堅不可摧的影像系統(tǒng)。
2070萬像素獨領風騷
除去諾基亞依靠插值技術得來的奇葩4000萬像素之外,索尼的2070萬像素傳感器一直為索尼Xperia Z系列獨有。索尼Z3顯然將繼續(xù)保持這一優(yōu)勢。無論是Note 4還是iPhone 6,盡管傳聞將采用索尼的影像傳感器,但是像素數(shù)量最高也不過1600萬。所以,今年下半年,索尼Z3依舊是照片解析度最高,傳感器尺寸最大的智能手機。關于三星Note 4將采用索尼IMX240影像傳感器的傳聞,雖然索尼影像傳感器貴為智能手機領域的金字招牌,但索尼一向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最好的永遠會留給自家Xperia系列手機,如果Note 4采用IMX 240傳感器,索尼Z3會用什么呢?
G鏡頭別無分店
從美能達時代開始,以金色圓環(huán)為標志的G鏡頭就是影像領域的品質保證之一,大光圈、AD鏡片、圓形光圈、非球面鏡片、浮動對焦系統(tǒng)、高質量的鏡身等極具號召力的特性使之受到發(fā)燒友的長久追捧。
而在智能手機領域,G鏡頭至今仍是索尼 Xperia Z系列專屬,其優(yōu)勢也非常明顯。
得益于G鏡頭的非球面鏡片,索尼Z2的廣角鏡頭畫面邊緣也沒有明顯變形
拿非球面鏡片來說,這一技術可以將在廣角端的成像變形降到最低。盡管很多手機宣稱有廣角鏡頭,但拍攝集體照時,位于畫面邊緣的人像變形嚴重,讓人不忍直視,但得益于索尼G鏡頭,Xperia系列手機就沒有這種困擾,可以不留痕跡的讓你把更多人物、更廣闊的風景盡收入鏡。
掌控影像系統(tǒng),機身設計游刃有余
除了Exmor RS傳感器和G鏡頭,BIONZ影像處理也是索尼的獨門絕技之一。索尼可以說是智能手機行業(yè)當中絕無僅有的掌控著整個成像系統(tǒng)技術的廠商,這讓索尼Z3的影像水準有保障。
iPhone 6或不得不采用凸起式的攝像頭設計
作為智能手機的關鍵部分,影像系統(tǒng)也會影響到機身的整體設計。有大量消息證實,iPhone 6的攝像頭將與iPod touch一樣,不得不采用凸起式的設計。這是iPhone為了兼顧機身厚度和攝像頭組件厚度而不得不作出的妥協(xié),當然,隨之而來的將是攝像頭容易被磨損等體驗風險。
索尼Z2的全平衡設計,機身呈現(xiàn)優(yōu)雅的完整
凸起式的攝像頭一直飽受詬病的設計,顯然,索尼的全平衡設計回避了iPhone 6即將面臨的這種尷尬。而結合前不久傳出的iphone 6將采用索尼提供的攝像頭組件的傳聞,一切就變的更加有趣了:作為智能手機攝像頭組件的最大供應商,索尼顯然在這一關鍵零件上把持著絕對的發(fā)言權,它不但關乎到手機的拍照能力,同時也會對機身的厚度產生影響。
索尼在影像領域的雄厚技術實力一向備受智能手機行業(yè)的“暴發(fā)戶”們垂涎,這也使得Note 4只是用上了IMX 240就讓粉絲們普天同慶了。而這些優(yōu)勢技術的集大者,其實是索尼Z3。
索尼Xperia系列手機的防水功能早已成為其他類型智能機艷羨的對象,索尼近期的海報更可能預示者索尼Z3的潛水深度將達2m,這將再次把防水高度提升到智能機領域同級產品望塵莫及的地步,僅僅這一個亮點,是不是就已經讓你對索尼Z3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