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驅動
虛擬化標準需第三方確立
目前,實現虛擬存儲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基于服務器的;一種是基于網絡的;一種是基于控制器的。為此各主要存儲廠商實現方法的不同導致了標準的不同。從應用角度看,在基于網絡、主機、存儲設備三種虛擬化架構中,基于主機及存儲設備的虛擬技術因其構建成本較低,漸漸成熟。而獨立于存儲設備和主機的網絡虛擬化作為新興技術,雖然能給用戶帶來更大效率,但由于面對的是那些擁有大型網絡系統的用戶,對系統管理有著很高要求,所以其早期投資成本相對高昂。
HDS市場部總監(jiān)崔瑤穎告訴記者,至今為止,基于網絡的虛擬化產品仍舊是不成熟的,不能提供企業(yè)級的解決方案,因為這種基于網絡的虛擬化雖然是可以實現的,但由于非常復雜,所以目前為止還是沒能實現。存儲虛擬化不應該在應用服務器和存儲設備之間增加更多的復雜性,這不符合開發(fā)虛擬化技術的初衷。目前各個公司都在宣傳自己的虛擬化解決方案。我們認為,用戶將是最好的評判者。無論廠商如何宣傳,用戶最終都會從總體擁有成本,可行性,可靠性等角度來衡量一個存儲虛擬化解決方案的好壞,并作出明智的選擇。所以HDS的虛擬化是基于控制器來實現的。
記者認為,盡管HDS的做法因其磁盤系統架構上的獨特性而更易于實現,但基于存儲控制器的存儲虛擬化解決方案更多地體現單個廠商的意志,頗有些專有系統的味道,且若推廣起來恐有將存儲交換機架空之嫌,較難標準化。
IBM存儲業(yè)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借助虛擬存儲將復雜的存儲環(huán)境簡單化,消除異構平臺所造成的信息傳遞壁壘,實現了隨需應變的存儲體系,讓存儲真正實現按需分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而從存儲的發(fā)展趨勢看,基于網絡的虛擬化是發(fā)展的潮流。在未來2?3年,虛擬將成為存儲產業(yè)的一個標準。
EMC公司大中華區(qū)技術解決方案部總經理任志輝認為,分布式、開放式的網絡虛擬存儲最終會為用戶帶來實際利益。網絡虛擬存儲解決所有問題后,有望對基礎設施實現前所未有的控制。該技術將滿足對“不間斷的運行”不斷增長的需求,有助于簡化和優(yōu)化網絡存儲管理,提高整體靈活性,在現今高度復雜的環(huán)境中運行。此外,基于網絡的虛擬化更易于標準化。
日前,EMC正式在國內宣布推出其Invista基于網絡的存儲虛擬化產品。其實EMC在談到虛擬存儲的時候,一直是基于網絡的虛擬化存儲,這與HDS的虛擬存儲不同。從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大多數廠商所講的虛擬化,都是從服務器端或者網絡端的層面講,而IBM認為它的虛擬化軟件SAN Volume Controller(SVC)則可以從文件系統及數據的角度來實現整個存儲體系的虛擬化。這一點,IBM與EMC的觀點是相同的,都是基于網絡的存儲。
從上所述,正是由于廠商之間對于虛擬化概念和實現方法的不同,使用戶產生了疑問和困惑,而且影響著整個存儲業(yè)界的健康發(fā)展。但對于廠商來說,對于標準的確立并不是很急,因為標準的不確立,可以使他們在已有的市場建立門檻,保護自己已有的市場,這點從記者的采訪中,有的廠商對于標準化問題的冷淡處之可見一斑。
令人欣慰的是,為業(yè)界公認在存儲領域可以確立標準并提供教育和服務的SNIA,作為中立的第三方認證機構,正在著力推廣開放的存儲網絡標準?,F在,為了解決實現虛擬存儲的大難題??互操作性測試,包括IBM、Veritas、Brocade、Sun、HP等多家存儲廠商為SNIA捐贈設備,主流廠商的一些新產品也開始遵循其SMI標準協議。我們期待著2006年,存儲廠商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標準的制訂中來。
信息生命周期
策略不同標準難定
不同廠商對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它只是涉及到數據的存儲,有人認為它是一套管理軟件,也有人認為這個概念太大,無法準確定義。
EMC公司大中華區(qū)技術解決方案部總經理任志輝認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幫助企業(yè)用戶用最低的成本使信息產生最大的效益,讓信息在恰當的時間產生正確的價值。
IBM在談到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時認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信息的分層,這不是一個單一工程,它貫穿整個存儲體系的建立和管理,而開放、標準的存儲技術和工具,不僅可以幫助企業(yè)有效地進行數據分層存儲,而且可以進行有效管理,就是把不同的數據轉移到不同架構的存儲層中,降低存儲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隨著企業(yè)在數據保存?zhèn)浞莺痛鏅n的需求增大,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正在尋求一種可以在磁帶/磁盤混合環(huán)境下的高性價比的長期存儲解決方案,以此來滿足數據保存和法規(guī)遵從的需要,同時可以在信息的整個生命周期對其進行高效的集中管理。
中國惠普公司網絡存儲產品事業(yè)部產品經理張建軍告訴記者,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是由多種科技支撐的一系列方案與服務,幫助用戶根據業(yè)務的相關性,而獲取、管理、維護和交付信息。HP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戰(zhàn)略和方案向用戶提交了完整的信息接入,其中,HP端到端方案的全面集成,允許企業(yè)從任何一個設備跨應用地進行檢索/恢復和信息重新放置。
HDS市場部總監(jiān)崔瑤穎認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精神是在于如何提供企業(yè)及終端用戶一個完整的架構及作業(yè)平臺,能夠讓管理者優(yōu)化資源(結構化及非結構化的數據內容、人員、硬件、軟件、關鍵應用),使這些資源在需要的時候體現最大的價值。這意味著用戶可以根據數據的價值,在異構存儲設備之間實現無縫、在線的數據遷移,從而部署分層存儲,使數據價值和存儲設備的性能相匹配,優(yōu)化用戶的存儲投資。
從上面廠商的采訪中可以看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不是一個具體的產品,而是一個管理理念,更強調從企業(yè)級別的視角,對信息進行更有效的管理、更有價值的開發(fā)和利用的全過程。只是在策略的實施上,廠商的側重點和步驟不同,例如EMC認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可以分階段實施??蛻艨梢苑秩齻€階段實施ILM:實施自動網絡存儲,優(yōu)化存儲基礎設施;提高服務等級,優(yōu)化信息管理;最后實施集成式生命周期管理環(huán)境。
在這里我們再次看到了網絡存儲化的實現,這與上面的虛擬化強調存儲的網絡化同出一轍。這與HDS的實施方法再次產生了差異。在這里HDS與HP的觀點和方法比較相似,而IBM與EMC更為接近。但彼此間標準的不確立,仍舊在實施的過程中,導致產品或管理上的不兼容性,給用戶帶來麻煩。
目前,SNIA正在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尋求一個標準。如果有了標準,不同的存儲供應商將有能力為用戶提供最好的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解決方案。
不過,給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特性描述顯的有些復雜。因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是一個管理信息的戰(zhàn)略,它不是存儲管理,不是下層基礎構造,甚至不是內存尋址存儲??墒?,它卻是完成存儲戰(zhàn)略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此來看,ILM標準的制訂之路還真的需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