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喬圖斯在上周的盈利會議上表示,他開始關注究竟FC驅動器短缺對該公司上半年的盈利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圖斯表示,他希望EMC能夠發(fā)出足夠的訂單來獲得所需驅動器,但這樣的短缺必然會影響到該公司盈利狀況,除非驅動器廠商們能夠及時滿足訂單需求。
希捷公司為全球存儲系統(tǒng)制造商提供至少50%的硬盤驅動器。該公司上周證實了這樣的匱缺,該公司高層表示,他們完成2004年年末訂單存在問題。
RBC資本市場的分析師Tom Curlin在一份研究紀要中寫道,“從各個渠道來的信息顯示整個行業(yè)面臨硬盤短缺的問題。”他表示,因由這樣的短缺,EMC公司十二月份銷售的系統(tǒng)從訂貨到交貨時間延長到三到四周,現在惠普公司的交貨期也延長到兩到三周。
但這樣的短缺對希捷或其競爭對手,包括富士通北美、日立環(huán)球存儲科技(Hitachi GST)及邁拓等來講似乎是個好消息。按照慣例,驅動器制造商們每個季度都要將價格壓低10%左右贏得存儲廠商的訂單。看來這樣的匱乏,有助于他們在與存儲廠商們價格談判時,獲得更多主動權。
圖斯在其盈利報告電話會議中表示,“驅動器制造商并不需要有很多理由立馬將成本降下來,這個多少我們都明白的?!?/P>
但對于希捷的用戶來說這可真是個壞消息,包括EMC、戴爾、IBM以及惠普在內,幾乎從希捷采購全部的驅動器。對于這些公司來說,今年盈利狀況令人堪虞。
以下是一些基本問題:硬盤驅動器占存儲系統(tǒng)成本的25%到35%。同時,存儲系統(tǒng)廠商賣高端光纖信道驅動器的利潤要比SATA驅動器高得多,而SATA對于用戶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的價格低廉。光纖信道驅動器之所以售價高昂,是因為它們更可靠,性能比SATA更高。
結論難以界定。但至少有分析師認為光纖信道系統(tǒng)價格飆升未必發(fā)生。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分析師Kaushik Roy表示,“對于最終用戶來講,組件成本要漲價的話難于接受。尤其是當競爭對手存儲系統(tǒng)在大打折扣的時候?!?/P>
他表示,現有的高端系統(tǒng)領域的幾大廠商,包括EMC、HDS以及IBM,這些廠商都準備自己消化掉這些成本而不是轉嫁給用戶。
既然這樣的短缺是主要影響高端系統(tǒng),那么用戶也有可能轉向采購替代產品,諸如IP SAN之類的。當然,這些都要看這樣匱缺的嚴重程度和持續(xù)時間而定。
RBC的Curlin在其文章中表示,短缺主要是因為近期東南亞的海嘯中那些亞洲的制造商受到沖擊所致。
但希捷的首席執(zhí)行官Bill Watkins卻認為短缺是因為需求增長太快所致。也許要拜邁拓去年的人事動蕩所賜,希捷上個季度企業(yè)級驅動器發(fā)貨量破紀錄地達330萬個,比去年同期增長22%,連續(xù)季度增長11%。在該公司上周的盈利報告電話會議中,希捷的高層表示他們完成那些去年年末的訂單存在難度。
雖存儲系統(tǒng)銷售通常在每年的第一季度都會有所跌落,但現在需求看來要比供給要來的高。希捷全球銷售執(zhí)行副總裁Brian Dexheimer向分析師表示,“當我們進入三月份那個季度時,我們當前處于求大于供的狀態(tài)。而且就這樣的狀況何時才能結束也不得而知?!?/P>
圖斯覺得這樣的短缺影響最長不過半年,他表示,“據我的經驗,這樣的狀況在經歷過6個月以后,通常都會看清未來要走的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