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鵑”使用 fedora 操作系統(tǒng),混合使用 PowerPC 系列處理器和 AMD 六核處理器。它采用一種被稱為“TriBlades”的混合式架構(gòu)——將一片裝有 2 顆 Opteron 雙核 CPU 和 8GB 內(nèi)存的 LS21 型刀片服務(wù)器以及 2 片各載有兩顆 PowerXCell 8i 處理器和 8GB RAM 的 QS22 型刀片服務(wù)器合并,插在一片 PCI-Express 8x 的擴充卡板上組成。一組 BladeCenter H 機箱中可容納3 套 TriBlades ,一個機柜可被放入四組 BladeCenter H 機箱,共有 296 個機柜,也就是說整套“走鵑”系統(tǒng)包含 6912 顆 AMD Opteron 雙核 CPU 和 12960 顆 PowerXCell 8i 處理器,存儲空間共有 103.6TB。

耗資 1.33 億美元建成的“走鵑”占地 60000 平方英尺,總重 500000 磅。

一年之后,”走鵑”系統(tǒng)中的兩個計算單元被調(diào)走,以執(zhí)行洛斯阿莫斯國家實驗室的其他計算任務(wù),因此在 2009 年 11 月的第 34 次超級計算五百強評比中,“走鵑”被“捷豹”趕上,屈居第二。“走鵑”主要供美國能源部計算美國核武器存儲量和可靠性 。另外還提供科學、金融、汽車及航天工業(yè)等領(lǐng)域的運算。

6a7_e8f7d7ec_968c_4ff7_8c3e_4fd672c254ef_0
6a7_e8f7d7ec_968c_4ff7_8c3e_4fd672c254ef_1

長江后浪推前浪,“走鵑”死在沙灘上。

在去年的評比中,“走鵑”已經(jīng)跌落前三,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超級計算機“泰坦”成為了全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它內(nèi)置了 56 萬多個處理器,其運算速度達到了 17.59 Pflop/s,被用于氣候變化、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研究的計算機模擬。 “泰坦”占地面積相當于一個標準籃球場,消耗的電力足以支撐一個小城鎮(zhèn)的日常運作。不過,泰坦至今還沒有通過驗收測試,原因是其主板連接針腳上的黃金太多,使它無法正常工作。

在被拆解之前,科學家們還有約一個月的時間研究“走鵑”操作系統(tǒng)中的內(nèi)存壓縮技術(shù),并對之進行試驗,為未來的超級計算機做出貢獻。

分享到

zhaohang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