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項目的驗收測試中,以選擇FLUKEDTX1800測試儀為例,不同測試模型對應FLUKE的測試適配器如表1。
通過以上分析,要獲得穩(wěn)定可靠的網絡應用,工程驗收時水平鏈路應選擇永久鏈路模型進行測試、跳線應選擇對應的跳線單體模型測試。根據(jù)TIA568標準規(guī)定:跳線單體測試參數(shù)在回波損耗、近端串音方面比信道測試的參數(shù),其余量在高頻下(≧16MHz)分別高出5dB以上,且頻率越高差距越大。不同測試模型下的性能參數(shù)比較見表2。
用戶跳線驗收模型選擇
水平鏈路的永久鏈路測試模型,目前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各類工程項目的綜合布線驗收,而跳線的單體測試模型卻很少被用戶所熟知,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跳線的驗收標準及測試方法。
作為工程驗收的主要設備之一,F(xiàn)LUKE是業(yè)內認可度最高的設備。下面以FLUKEDTX1800測試Cat6為例來進行分析:
FlukeDTX系列Cat6跳線測試適配器(屏蔽、非屏蔽通用),包括:FlukeDTX主機適配器(FlukeDTX-PCU6/MN)和 FlukeDTX遠端適配器(FlukeDTX-PCU6/SR),測試時兩個適配器需要分別安裝在設備的主機及遠端,不得安裝錯誤。
測試時一般選擇跳線TIA標準,選擇該測試模型時,主要的測試參數(shù)如下:
接線圖,確保端接的正確性
近端串擾(NEXT)(單向)
回波損耗(單向)
通過/失敗測試限
在測試參數(shù)項目中需要特別注意到的是,近端串擾、回波損耗標識為“單向”,也就是說在選擇跳線單體標準測試跳線時,設備測試出來的僅僅是跳線與主機端相連的水晶頭性能參數(shù),因此要驗證一根跳線是否合格,必須要將跳線兩端的水晶頭分別與FLUKE測試設備的主機進行連接才能最終進行判定,即判斷一根跳線是否合格,最少需要經過兩次測試才能確定,這一點與其他的測試模型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FLUKE跳線測試適配器內的模塊是有使用壽命的,一般情況下插拔10000次(測試5000條跳線)就需要更換新的測試模塊。
另外,除跳線生產時存在的缺陷外,插拔次數(shù)超過極限的跳線也有可能會引起千兆網絡自動切換到百兆的現(xiàn)象,一般在插拔750次以內不會影響跳線性能,當跳線的插拔次數(shù)不斷增加以后(超過1500次),跳線水晶頭金片上的鍍金層將會被磨擦掉,隨之與模塊金針接觸的將是水晶頭的鍍鎳層,這樣將會增加水晶頭的接觸電阻,從而導致跳線性能下降。因此對于一些插拔比較頻繁的跳線,應當定期進行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