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南港科學園區(qū)高級辦公大樓效果圖
成都文華東方酒店效果圖
設計步步精心
臺北南港科學園區(qū)高級辦公大樓從一顆溪流中經過萬年沖刷的鵝卵石中吸取靈感,將柔潤和優(yōu)雅、力量和個性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傳遞了一種獨特的審美觀。 臺北南港科學園區(qū)高級辦公大樓靠近基隆河,與一條高速公路立交橋毗鄰。周圍的地理環(huán)境讓Aedas可以為這塊快速發(fā)展的區(qū)域重新勾畫一個新的視角。這幢 18層高的大樓一直被視為“知識的孵化器”,各種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在這里交融,最終讓這一切變成現實。大樓的北面呈現的是一個柔潤的輪廓,南面隨著樓層的 變高而逐漸收窄,墻體采用的是優(yōu)化后的直玻璃面板,讓整個大樓呈現出一種幾何線條上的優(yōu)美感。
臺北南港辦公樓效果圖
整個建筑立面的形態(tài),是用縱向的肋條去強調的。“我們在實現這個設計的過程中,主要還是運用了Rhino和Revit的協同合作來完成的。畢竟這種 異形曲面比較難以實現,只有利用Revit在三維立體的條件下進行實際的建模,然后,在Rhino里作細分。這樣得出來的曲面,既可以滿足異形立面的要 求,又可以降低造價。”負責該項目的建筑設計師錢逸筠這樣表述。
對此,溫子先也強調,“臺北南港科學園區(qū)高級辦公大樓這個項目用BIM進行建模是必須的。對于造型復雜的項目,在設計開展的過程當中會有很多的挑 戰(zhàn),很多方面都需要配合,應用了Revit這個軟件就使項目的開展變得非常簡單。反之,如果稍微有一點偏差就要重新做,既費時又費力。其項目的復雜程度越 高,這個工具就越不可缺少。”
好似一幅和諧山水畫的成都文華東方酒店坐落在錦江河畔非常繁華的地段,包含酒店、住宅、公寓等多種功能。該酒店也是Aedas應用BIM解決實際問題的經典之作。
成都文華東方酒店
成都文華東方酒店夜景圖
成都文華東方酒店設計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協調其龐大的體量和周邊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作為該項目的建筑設計師楊楠作出了解答,“該項目涉及到四 種不同功能的體量,兩棟塔樓、連接塔樓的群房部分以及錦江上的藝術中心。公寓塔樓的流線型造型代表了溪流的波浪,而住宅、酒店塔樓則采用硬朗的線條表達雪 山的偉岸。由于項目的復雜性,我們大量應用的參數化設計和BIM輔助設計,協調使用了多種軟件解決不同層面的問題,這其中包括了CAD、Revit、 Rhino、Grasshopper。開始是利用Rhino進行形體的設計,并且配合平面,再用參數化的軟件去調試相互曲線的比例,隨后對立面進行研究, 大量的應用到參數化軟件中,并由我們的數據庫進行編輯,然后聯動Rhino以及Revit兩款軟件,這樣就不僅在三維圖像上反映外立面,同時內核與平面形 成一體,便組成了完整的設計圖。”
由此不難看出,每一個精心設計的項目中,BIM都在不同程度上發(fā)揮著自己的優(yōu)勢與力量。
綠色處處突顯
目前,綠色、節(jié)能是整個社會發(fā)展的大方向,建筑更不例外。對于Aedas來說亦是如此,“公司非常注重綠色建筑,我們現在所有的項目都必須在綠色和 節(jié)能的范圍之內進行考慮,作為建筑師,我們也有責任把綠色的概念和理念推廣到我們所能涉及的范圍。”Aedas高級主任設計師陳國偉說,“可以說,我們力 求在工作和項目的方方面面都能夠體現綠色。實際上,BIM也的確能夠幫助我們來實現想法。”
Revit 所建的結構。核心筒結合Rhino 所建的建筑體量能在Revit 里清晰顯示出準確的空間
從項目上看,臺北南港辦公大樓的設計就非常注重建筑的可持續(xù)設計,Aedas希望它能通過美國綠色建筑協會的LEED金牌認證。就建筑耗能方面的日 照而言,東西向的建筑,來自東方的陽光非常強烈,西曬也很厲害,“于是,我們利用Revit做了很簡單的陰影分析,得出來的密度和厚度可以提供一個平面, 作為最好的遮陽,也不會在工作的時候影響到欣賞戶外景觀的視野。”錢逸筠在設計之初就用Revit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另外,透氣性的建筑圍護結構設計不僅 可以增加大樓外觀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還能夠控制每年吸收的熱量。垂直面的鋁翅片可以控制射入大樓光線的數量,同時樓層西面的綠色植被還能夠提供充足的陰 涼,這在夏天的時候可以有效的降低室內的溫度。
BIM成就不凡
對于成都文華東方酒店這個項目,采用BIM進行設計,建筑設計師楊楠總結Revit的三大優(yōu)勢:一是通過Revit團隊成員能夠同時在一個平臺上工 作,保證了協調性和準確性,避免了重復性的工作,并且工作職能非常明確;二是基于BIM的Revit軟件的準確性非常突出,普遍二維的表達經常會有差錯, 尤其是面對非常復雜的形體的時候,很難表達清楚,而Revit搭建的三維模型能夠更準確的表達建筑信息;三是可視化功能非常強大,與業(yè)主溝通的時候可以很 輕松地用幾秒鐘就導出項目的某一個具體位置,利用這種三維立體的表達方式,讓人很容易讀懂所要表達的設計信息和設計意圖。
Revit 在南港項目的雙曲面造型創(chuàng)作上發(fā)揮很大的作用,使設計師準確獲取室內空間信息
BIM技術正在逐漸走向成熟,對于Aedas來說,BIM的應用不僅僅是使用一系列的軟件,更是要在實際項目中進行應用,進而創(chuàng)造出價值,提高生產 力。通常,來自BIM的挑戰(zhàn)有諸如軟硬件、項目實踐、技術方法和標準、團隊培養(yǎng)等。但是,BIM的精髓是一種思想,首先要把BIM想清楚,充分認識它的價 值,知道如何利用它在實際項目中進行最大化的價值發(fā)揮,輔以團隊打造、研究探索,通過項目成果的積累和總結提煉一系列的技術方法和體系。在這里,歐特克提 供的基于BIM的三維軟件是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yè)實現這些目標的。
在陳國偉看來,其實,利用BIM不是為了快出圖,而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復雜的建筑會有復雜的問題,但必須解決問題,盡量滿足規(guī)范,滿足所有的空間需求,其目的決不是為了快,更是為了設計。
的確,創(chuàng)意和技術永遠是互相幫助、互相成長的過程。只有創(chuàng)意沒有實施方法的時候,是不可能將其變?yōu)楝F實的。當然由于技術的發(fā)展,BIM應用項目的數 量突飛猛進,這可以極大化地將建筑師的創(chuàng)意進行放大,從而實現。也就是說,BIM在某種程度上給了建筑師很大的設計機會和創(chuàng)新的能量。建筑師應該明白,軟 件可以最大程度的實現其想法,這當然會給很多建筑師以鼓舞,使其在概念階段可以更加自由、更少束縛地發(fā)揮。
“我想我們的設計永遠是一直在往前推進的。每個建筑師都希望可以做得更加理想,當然,以前沒有這樣的技術條件,確實不敢這么做,因為沒法兒實施。現 在,有了技術條件我們才敢這樣去做,但是還是要在一個理性的范圍內。BIM就是這樣一個,為建筑師提供理性實施的過程。”溫子先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