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龍 發(fā)表于:14年12月06日 00:44 [原創(chuàng)] DOIT.com.cn
去年博科公司推出了HyperEdge無憂網絡架構,開放、自動化、擴展性成為HyperEdge無憂網絡架構主打的三張牌。對于園區(qū)網絡領域而言,博科也希望借助HyperEdge無憂網絡架構來解決園區(qū)網絡面臨的主要問題。近日,博科公司發(fā)布了其Brocade ICX 7450交換機,該款產品的獨特模塊化平臺、靈活定制化特點充分反應出博科在園區(qū)網絡領域堅定不移的走開放路線。
HyperEdge助園區(qū)網絡走向開放
在博科看來,當前傳統園區(qū)網絡采用傳統三層架構帶來的主要問題包括管理成本很高、服務走向碎片化以及難以擴展。博科推崇采用HyperEdge架構,通過多種部署選擇來解決傳統園區(qū)網絡的問題。博科公司中國區(qū)技術經理谷曾云表示:“傳統網絡架構一般是核心層、匯聚層以及接入層,核心層和匯聚層一般采用機箱式設備,這種結構管理成本非常高,核心是一套管理,匯聚又是另外一套管理,造成管理比較分散;另外就是服務不能共享,由于網段切的非常小,很多東西都是隔離的;最后就是擴展性,受限于端口的密度等問題。”
圖一:博科認為解決傳統園區(qū)網絡問題需要讓傳統三層架構走向扁平化。
“博科HyperEdge網絡架構采用扁平化架構,將匯聚層和接入層合成一層,在核心層則采用分布式機箱,非常方便于管理;另外讓整個網絡共享服務;博科這個網絡架構擴展性也非常好,核心層分布式機箱最大可插12個交換機。”谷曾云補充道。
具體來看,傳統園區(qū)網絡往往具有高昂的成本,復雜、過渡配置、難以擴展帶來的成本代價非常昂貴。所以當前比較流行的趨勢是從整體式機箱向分布式橫向擴展解決方案演進。橫向擴展的分布式方案可以根據按需付費,具有靈活的網絡拓撲結構,減少網絡管理促點,以及增加多廠商和SDN的互操作性。
圖二:博科HyperEdge架構園區(qū)解決方案架構示意圖,匯聚和接入層融合,核心層采用分布式橫向擴展機箱解決方案,博科本次推出了針對接入層的Brocade ICX7450交換機。
谷曾云表示:“網絡架構扁平化的好處就是讓網絡更加簡單,并實現了跨網絡層的單點管理;由于采用橫向擴展解決方案,所以起始部署成本以及后續(xù)擴展成本都比傳統方案低,靈活的高可擴展性能夠做到隨時隨地增加交換機。”
圖三:博科園區(qū)網解決方案新產品ICX7450交換機,該產品采用獨特的模塊化設計,具有非常強的靈活性和定制化功能。
“ICX 7450的非阻塞性能很強,高帶寬40G上行鏈路和堆疊;具有高端口密度,每個交換機擁有12*10G或者3*40G端口;高堆疊密度,每個堆疊576*1G,12*40G,48*10G;并且還具有下一代標準。”谷曾云表示道。
傳統網絡另外一大難題就是部署問題,不能依賴用戶進行QoS標簽,網絡管理員需要在每個交換機上手動配置QoS和安全策略,對網絡管理員的要求很高,需要網絡管理員掌握大量的專業(yè)技術,而且多平臺的情況也給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博科認為真實的園區(qū)SDN解決方案可以很好地解決QoS、管理等問題。
圖四:博科HyperEdge解決方案可以基于SDN的自適應和自動QoS。
谷曾云表示:“傳統網絡架構在流量工程和QoS的部署是很復雜的,并且非常容易出問題。而博科的解決方案則是全面的自動化和自適應呼叫接入和控制;QoS管理的單一可信源;不需要在交換機端口層面進行QoS標簽;動態(tài)地取代逐個交換機的手動靜態(tài)QoS策略的配置。”
毫無疑問,當前園區(qū)網絡在走向日趨復雜化,隨著像VDI、無線接入的開始得到普遍應用。外加上園區(qū)網絡一般都擁有多年積累下來的各種廠商的設備,園區(qū)網絡在無線接入、有線管理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挑戰(zhàn)。谷曾云表示:“有線和無線單一的方案犧牲了可用性、并且沒有靈活性。”
圖五:博科與Aruba合作打造有線和無線的最佳方案。
最后谷曾云表示博科宣布推出HyperEdge網絡架構兩年多以來,已經陸續(xù)推出了多款不同的產品,并且擁有了超過4500個客戶,HyperEdge的可擴展、開放以及自動化三大特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