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丹 發(fā)表于:14年09月04日 00:57 [轉載] 賽迪網
從互聯網時代開始,微創(chuàng)新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就多不勝數,從馬化騰將OICQ成功取代ICQ就可以看出,即使在某個領域并不是最先做出突破,但是只要能夠從用戶出發(fā)進行有效的微創(chuàng)新,同樣可以獲得成功。
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大會如期舉行,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會上,除了已經被譽為互聯網預言家的李彥宏再次對互聯網未來的發(fā)展作出判斷外,最受人關注的無疑是百度為世界帶來的硬件產品BaiduEye,而根據筆者的了解,這款同樣被定于為穿戴式眼鏡的智能硬件,無論從概念、技術路線、產品功能以及應用場景來看,和聲名在外的谷歌眼鏡完全不同,更像是開啟了一種全新的智能穿戴設備的技術方向。
同樣是搜索引擎公司,同樣是推出智能穿戴式眼鏡,BaiduEye無疑會被不少人看作是對谷歌眼鏡的一種“抄襲”,但是實際上,BaiduEye更應該看作是中國企業(yè)對智能硬件的一種微創(chuàng)新,而且更加具有“青出于藍”的意味。谷歌眼鏡的誕生雖然美妙,但是高昂的價格、佩戴上的不便等的因素,讓其難以快速普及。
據百度相關人士介紹,BaiduEye無需眼鏡屏幕,佩戴者只需要用手指在空中對著某個物品畫個圈,或者拿起這個物品,BaiduEye即可通過這些手勢獲得指令,鎖定該物品并進行識別和分析處理。這種通過第一視角的手勢識別,也將讓殘障人與普通人平等溝通成為可能。
BaiduEye主要功能幫助用戶拓展視野,完全打通線上線下服務。它可以對眼前的視覺信息進行圖像分析,并結合百度大數據分析能力和自然人機交互技術,為用戶提供所見事物背后的信息及相關服務,幫助用戶認知世界并連接服務。而且這種完全脫離屏幕的交互方式,對于視力障礙人士、老人及兒童等弱勢群體也較為適用。對于這樣的微創(chuàng)新,百度顯然為其他企業(yè)做出了榜樣。
沉寂已久的暴風影音最近也發(fā)布了歷史上第一款硬件產品“暴風魔鏡”,據介紹,暴風魔鏡是一款虛擬現實眼鏡,配合暴風影音開發(fā)的魔鏡APP,在手機上看3D電影可以實現IMAX效果,觀看普通電影可以實現影院的觀影效果。根據暴風影音提供的數據,在使用暴風魔鏡觀看電影時,視覺內有效畫面比例超過標準IMAX屏幕2倍,觀看3D電影時亮度達標準IMAX屏幕3倍以上。
通過魔鏡玩3D游戲,可以實現完全的沉浸,讓游戲玩家有一種徹底身臨其境的感覺。在筆者看來,暴風魔鏡多少與索尼頭戴式3D顯示器型號HMZ-T1類似,但是與價格上萬元的索尼產品相比,暴風魔鏡無疑也是做到了微創(chuàng)新方面的突破,不僅價格低廉僅售99元,更迎合了目前移動互聯網的潮流,可謂是大有“看頭”。
從互聯網時代開始,微創(chuàng)新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就多不勝數,從馬化騰將OICQ成功取代ICQ就可以看出,即使在某個領域并不是最先做出突破,但是只要能夠從用戶出發(fā)進行有效的微創(chuàng)新,同樣可以獲得成功,而中國的互聯網企業(yè)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如今在微創(chuàng)新方面可謂已經爐火純青,運用微創(chuàng)新的手段制造出屬于自己的神話,也許是中國互聯網企業(yè)走向世界的又一個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