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serv 發(fā)表于:14年03月12日 10:00 [綜述] DOIT.com.cn
近日,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五大洲共計八十二所全球高校參加了ASC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以下簡稱ASC 14)。該競賽是亞洲發(fā)起主辦的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超算競賽,在成立之初已受到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韓國、俄羅斯、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王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專家和高校的重視。目前,大賽已經進入初賽階段。在組織參賽隊、準備初賽的過程中,各高校對ASC14大賽熱情高漲、全身心投入,顯示出對該競賽的高度重視。
ASC14由高校報名并組織參賽隊伍、初賽和決賽三個階段組成。在高校報名組隊過程中,各高校精心挑選參賽隊員。在82所高校中,一部分高校的組隊方式讓人聯想到“饑餓游戲”,他們通過廣泛召集、認真面試、逐級篩選等方式最終從眾多選手中挑選出最優(yōu)秀的5個學生組成參賽隊,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而另一部分高校參賽隊則吸納、定向邀請各種科技競賽的獲獎者和成績非常優(yōu)秀的隊員,如臺灣清華大學參賽隊曾在臺灣各項科技比賽中過關斬將,有著驕人戰(zhàn)績;俄羅斯圣彼得堡參賽隊中的隊員絕大多數是晉級ASC13決賽的隊員、經驗豐富;美國普渡大學的參賽隊員中則有美國童子軍最高級別“雄鷹獎章”獲得者和IEEE青少年協會會員參賽等。無論采用什么方法組隊,皆能體現出各高校參賽隊雄心壯志、勢要晉級決賽的決心。
在初賽過程中,各高校參賽隊面對組委會給定的統(tǒng)一命題日以繼夜積極演練。ASC14初賽規(guī)定參賽隊在3000W額定功率的條件下完成HPL、Quantum Espresso兩項應用測試與優(yōu)化,并通過遠程平臺登陸由組委會提供的MIC超算集群完成3D-EW的MIC應用移植優(yōu)化工作,這套綜合難度極高的試題激起了各參賽高校的比賽熱情,他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積極備戰(zhàn)、反復演練,基本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如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參賽隊在零下10度的天氣下每天毅然踩著厚厚的積雪忙碌在會議室、實驗室、圖書館之間進行方案討論、集群測試、翻閱資料等等工作中;武漢理工大學的參賽隊為了交出一份滿意的初賽方案則全部集中在一個封閉的演練環(huán)境、縮短了隊員寒假的時間等。
ASC14競賽組委會委員、浪潮集團高性能計算總經理劉軍介紹說:“各參賽隊的青年才俊在比賽過程中付出的精力和努力值得稱贊。從我們提供的MIC大賽平臺登陸時長來看,各高校登陸時長均在100小時左右,其中有的參賽隊甚至超過500小時。ASC14初賽從1月2日開始到2月27日初賽方案提交截止總共56天共計1344小時,其中還包括春節(jié)、元宵、寒假等假期,這說明了部分參賽隊花在大賽上的時間高達三分之一!”
在各高校準備比賽的過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年輕大學生對ASC14競賽的熱情。不僅如此,在比賽之外各高校參賽隊也竭力從各個方面體現自己與眾不同的風采,如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參賽隊特別設計了ASC14的logo,南非西開普大學參賽隊為大賽組織出謀劃策等。
據悉,ASC14組委會將在近日揭曉晉級決賽的高校參賽隊名單,最終入圍決賽的隊伍將在4月于中山大學展開同臺競技。不過,無論最終晉級與否,相信各高校在通向ASC14決賽的道路上已經收獲到更多、更新的超算方面的知識、豐富了自身對超算的認知,完成了一個挑戰(zhàn)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是戰(zhàn)勝了自己的冠軍!